在中国近40年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行业发展中,得到了很多国外友人的帮助,来自德国海德堡的Margarete Haass-Wiesegart(中文名:马佳丽)正是其中一员。她以无私大爱、执著的精神、高超的斡旋能力,架起了中德心理治疗交流的桥梁。9月16日,“中德班”创始人马佳丽荣获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颁发的2020年白玉兰纪念奖。该奖项旨在表彰和鼓励对上海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外籍人士。
此次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马佳丽未能亲临现场领奖,但她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心理治疗行业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收获中国同行纷纷“越洋点赞”。
原来,马佳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致力于中国心理治疗行业的发展。最早在1978年时,她在获得德意志学术文化交流中心的奖学金后就来到中国进行学习。1987年,马佳丽把德国顶级的心理治疗师邀请到中国作为培训老师,在国内举办了第一次“中德心理治疗讲习班”,正式拉开了持续至今的公益性合作的序幕。
在此期间,她往返中德几十次,从德国申请大量资助,于1987年-1994年邀请德国顶级心理治疗师在国内举办了三次心理治疗研讨会,系统引入心理治疗各流派。
1996年,马佳丽发起成立了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DCAP),并任第一届德方主席。她以此为平台,在德国寻找多方资助,多次邀请国内专家到德国访问。1996年,中德双方共同制定了为期三年的“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简称“中德班”),该项目延续至今,在业界颇具影响,被称为中国心理治疗的“黄埔军校”,也是心理治疗在东西方之间跨文化移植的范例。
自2000年以来,“中德班”的三大流派分开举办,其中精神动力学性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的基地设立在上海,进一步推动了心理治疗在上海的发展。
“中德班”给上海的精神病学界带来了一场巨大变革。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为例,深层次改变包括将原本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的理念落于具体实践;在诊治病人方式上,把过去对待病人主要是以管理约束的模式,转变为现在新一代的心理治疗师从心理、人文、社会的角度去理解、关爱、接纳和帮助那些有精神障碍的病人。
在“中德班”中成长起来的一批精神科医生将全新服务理念用于实践,应用新场景渐次落地。比如,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心身科病房在国内率先实行药物合并心理治疗和社会康复的综合干预模式,为广大神经症和心身疾病病人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服务。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正式开启心理咨询培训中心,以心理治疗为鲜明特色,服务于更广泛的社会人群,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专业力量领先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
马佳丽不单将西方心理治疗理念引入中国,还致力于帮助中国同道建立自己的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培训、督导和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中国同行逐步摸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培训教材和培训模式,迅速推动了上海心理治疗师队伍的成长。“中德班”已为国内培养了数千名心理治疗专业人员,他们已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心理治疗领域的中坚力量。
正是基于长期与上海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友好合作及对上海心理卫生事业发展的突出贡献,她被授予2020年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其率领的德国专家团队中,先后获得过该奖项的还有Antje Haag博士和Alf Gerlach博士。
作者:唐闻佳 邬佳艳 仇剑崟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