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能改变什么?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护士节了,让我们来看看一名男护士特别的战疫故事。
他叫郁园丁,1994年出生,是此次上海仁济医院进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护理团队里唯一的男护士,也是仁济进驻市公卫中心的医疗队里年龄最小的。
参与这场战疫,原本对郁园丁来说,类似于“站好最后一班岗”——他的家人此前始终不太支持他从事护理工作。
“男的,当护士,多奇怪?”即便护理学科已成为与临床医学并驾齐驱的一级学科,但社会上的“偏见”依旧存在。
家人一度逼着郁园丁改行。
今年1月初,小伙递交了辞职报告,他已决定回乡工作,方便照顾父母。
谁知,1月中旬,疫情突然暴发,他的带教老师——仁济医院吴文三护士作为疫区紧缺的ECMO专科护士,除夕夜毅然加入第一批上海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之后便日夜奋战在武汉抗疫第一线。
师傅的亲身经历,让郁园丁心中起了波澜。尤其是听说吴文三在物资、防护尚不完全到位的情况下,第一周上班50多个小时后,他坐不住了。
“我深受感动和鼓舞,当时就觉得,疫情虽然很可怕,可我不想躲在师傅后面。” 郁园丁说,作为一个成年人,他也要做一个重要的决定。
他收回了辞职信,请求护理部能批准他援助公卫中心,等疫情缓解再辞职。
从2月11日抵达上海市公卫中心,到4月15日撤离公卫中心重症病区,郁园丁主动请缨,先后参加了三轮支援。他也由此成为全市唯一一名三轮支援公卫中心的护士。
2月11日,郁园丁第一次进舱;换防,观察隔离两周;
3月8日,第二次进舱,这天也是他的生日;换防,再观察隔离两周;
4月5号,第三次进舱。
郁园丁自己都没想到,他成了唯一“三进宫”进驻市公卫中心重症隔离病房的护士。
“仁济天团”驻守重症隔离病区的七人组,他们自称七个葫芦娃,皋源主任是大娃,郁园丁年龄最小,就是最小的七娃,六娃是灵魂画手,大家一起战斗,一起鼓舞士气
高透支的坚守,他毫无怨言。连续30天奋斗在公卫中心护理一线,每天8小时、3班倒地坚守在危重患者身边,作为男护士,体力上的优势不言而喻,这让他比姑娘们更能胜任重症护士的高强度工作。
也正因如此,连续两次在已结束支援工作、解除隔离观察的他,在得知“仁济天团”急需重症专科护士时,主动请缨再上前线。
5月9日,上海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皋源教授带领“仁济天团”结束医学隔离、完成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驰援任务返回仁济医院时,重回仁济医院工作岗位的郁园丁也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不辞职了。
他说,从此要踏踏实实地为仁济医院,为护理事业继续奋斗。
是什么改变了他?
“我觉得去了公卫以后我对护理学科的认知更深刻。护理是一份能够拯救生命的工作,但是要做好护理却又是十分不容易的一件事。以前人们好像习惯把护士叫做看护,这种叫法是不准确的,因为一个好的护士绝不仅仅是会看,更重要的是在看到之后,还会认真的思考。护士是分分秒秒陪伴在患者身边的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护士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懂患者的人,我们有能力在患者口不能言、目不能睁的时候就想明白患者此刻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一定有可以为患者多创造出一些生的希望。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需要不断的学习和锻炼。”
5月10日,星期日晚8点,已回到仁济医院岗位上的郁园丁在下班后写下了这段话。
5月9日,“仁济天团”回归仁济医院大家庭,所有人回归原来的岗位,但对职业的理解、对生命的认识很多与从前又有不同了。
5月12日就是护士节了,对他来说,今年的这个节有种“失而复得”的感觉,没想到,一场疫情反而坚定了他犹豫不决的心。
作者:唐闻佳
编辑:姜澎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仁济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