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无数医务人员在投入紧张救治工作的同时,也让一件件“战疫发明”诞生于“火线”—— 医用工具用起来不顺手怎么办?自己改!给防护面罩“涂上”护肤品,戴面罩的同时相当于在敷面膜,防止产生面部勒痕!吃饭、喝水,脱口罩容易提高感染风险,一次性医用防护鼻罩应运而生……
眼下,随着这些驰援武汉的医生“发明家”抗疫归来,前来向他们打听“前线发明”的圈外人也越来越多:这批诞生在火线的医用发明能否转为民用,点燃一波“战疫新经济”,为上海大健康产业再添一把火,打造一批“上海制造”的新品牌?
前景,值得期待。
防护之需,有没有可能成为一块新的市场蛋糕
圆满完成驰援武汉任务的上海瑞金医院感染科副研究员项晓刚与队员们回沪后做了一件事:一起向国家专利局递交了4项专利申请,分别是“一种增加口罩气密性的装置”“一种改良式一次性隔离衣”“一种新型医用防护颈套”和“一种新型防护头罩”。这些,都是他们在武汉边救治患者、边琢磨出来的“前线发明”。
目前,这4项专利均已启动转化工作。“希望尽快量产,为仍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同道送去更好的防护装备。”项晓刚说,与一般发明不同,这些都是医生根据自己的实战设计的,更经历救治一线的“亲测”——有用!
前所未有的战“疫”,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发明创造。抗疫两个多月来,仅瑞金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就已累计申请8项专利,递交39项医工交叉项目,其中12项已入选抗击疫情一线急需研发项目。
“抗疫战场上什么最重要?当然是防护。”项晓刚直言,队员们在开展医疗工作同时发现,很多当前使用的防护装备存在优化空间,就利用工作之余把临床工作中不合理或得不到满足的设备或流程,变成新的“发明创造”。
上海的另一“战疫发明”——一次性防飞溅隔离巾,也因“防护”而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吴嘉骏,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参加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过程中,结合抢救时防护实际需要,萌生了这一创意。
驰援武汉的中山医院医生蒋进军之所以发明“一次性医用防护鼻罩”,同样是为了保护医护人员。在武汉从事救治工作时,他发现,医护人员在进餐和饮水时会脱下口罩,而不戴口罩的片刻,或许就会给病毒留下“可乘之机”。
眼下,随着医疗队员的归来,一些“火线发明”的前景也开始纳入考量:经过这一轮疫情,市民的健康意识高涨,在日常防护用品上的需求剧增。那么,借上海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巨大市场需求,是否可能助推更多来自前线的发明变成更多市场上的热销商品?
藏品”还是“用品”?医用转民用需二次开发
在的市场,已经露出一些端倪。随着这群队员武汉归来,很多圈外人则从“鼻罩”“面部敷贴”等前线发明中嗅出了新的商机。
“戴着特别舒服,冰凉凉的感觉,前额和鼻梁再也不用担心被N95口罩和护目镜压伤了。”一位用过“面部敷贴”的护士形象地说,好似做面膜,难怪大家都想用。还有护士在离开武汉前,特地留了一份“面部敷贴”作为收藏品,“就怕以后不生产了”。
有业内人士分析:不少上海医生的前线发明之所以能“光速”从图纸变成产品,走上抗疫线,与上海齐全的产业链条有关。不少“火线发明”大部分已以“光速”应用在武汉、上海的抗疫一线,这在以往是不敢想象的。比如特殊鼻罩,在成功提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短短三天内,它就从图纸,变成了戴在医护人员脸上的防护产品,并以每天10000只的量产送往武汉。
站在研发企业、生产企业的视角来看,把抗疫时期书写下的“上海速度”,叠加“上海制造”的优势,点燃新一波的“战疫新经济”——在医用转民用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努力突围的地方。
有企业人士归结,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量产能力。毕竟,疫情还在继续,医护人员的现实需求是存在的,而很多企业属于临时“接单”,一些医用防护产品的量产有限,目前主要供给对象仍是医护群体;其二,一些医用防护“发明”从调研看,有旺盛的民用需求,但从实际商业运作看,大众对产品的知晓度还不高,更不要说打造品牌。
可喜的是,有承接上海“火线发明”的生产方向记者透露,他们眼下已开始了“二次开发”,也希望社会各界予以关注,让经历过实战考验的“战疫发明”迸发出更大的惠民价值。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编辑:钱亦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