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不在机场,心也在机场。”今天下午,从浦东机场换班归来的上海市疾控中心危害监控所宓铭副主任医师对记者如是说。这名“70后”疾控人经历过SARS、汶川救灾、高致病禽流感等一系列公共卫生事件,此次新冠疫情以来,更是进驻著名的疾控“追踪办”——追踪排查密切接触者办公室,直到3月初接到新任务,进驻机场!
这是市疾控中心针对新冠疫情防控重点做出的工作调整,据此,疾控与机场口岸原有的海关、边检、机场三方形成“四道防控齿轮”,交互协作“为国守门”。
“疾控尖兵”驻机场,“四大齿轮”织密疫情防线
“走出机场大楼,我深吸了一口气,没想到从3月5日上午进驻浦东机场,到换班出来已近110个小时,连续5天奋战在边检禁区。”宓铭是市疾控中心派驻机场的首批队员,与机场对接防控工作,对疾控来说这是头一回,但意义重大。
时间得从3月4日说起,根据上海市防控办的要求,上海市疾控中心疫情防控关口前移,要紧急安排专业人员进驻两大机场,直接与海关对接,以实现更快速度收集旅客信息、移送有症状的重点对象至定点医院,移送无症状者至隔离点,收集潜在密切接触者信息,供后方密接追踪组开展追踪……市疾控的宓铭、陈依、管至为被抽调组成“三人先遣队”,分别进驻上海两大机场的三个航站楼,与海关、边检、机场运营指挥部(AOC)等各方对接。
其中,宓铭赶到境外航班降落架次最多的浦东机场T2航站楼,“对疾控来说,进驻机场这是第一次,没可参考的经验,我们既要提出专业的思路和建议,把我们的工作接入现场处置体系,又要顾及已有流程和做法。”宓铭形象地说,如果机场口岸疫情防线原有的海关、边检、机场好比三大齿轮,疾控队伍的抵达要发挥“四个齿轮紧紧咬合的组合,让防线更高效、合拍运转。”
疾控防线再“跨前一步”,未及国门就追踪到重要线索
“先遣兵”宓铭头一次进驻机场,花了110个小时理出了“战斗模式图”,给市疾控报告了后续需增援人手规模,确立了初步工作模式。更重要的是,这110个小时里,他与同事组成的“三人先遣队”已直接进入争分夺秒的工作模式。
3月5日深夜11点多,宓铭、陈依接到市疾控密接追踪组通报,根据密接追踪和流调得到的信息,有一家五口将于3月6日早晨7点从法国抵沪,机上有发热患者。“我们立即通报海关,共同落实布控措施。”宓铭回忆,由于该航班还是共享航班,大家反复核实,并与航空公司多次确认该五名旅客相关情况。
次日,飞机刚抵达浦东机场,海关便进行了登临检查,随后疾控协助海关对5名旅客再次进行体温测量,并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5人为一家人,其中有一女孩已发热5天,伴有咳嗽,综合考虑其旅居史和相关症状,宓铭与同事立即协同海关将5名旅客经“120”送往定点医院排查。与此同时,他们也在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传报市疾控中心防控组。
此后的日子里,这样的合作不断,如后来刷屏的某航班还未落地上海机场,“120”救护车已一字排开等候接人的场景。这背后正得益于疾控与海关等部门协同合作,在入境人员未至我国国门前就已排摸到机上重点旅客信息,一旦飞机落地,海关直接登机临建,重点旅客及密接者在停机坪就由“120”送往医院,均未涉足候机厅,进一步减少人员交叉风险。
工作像机器,吃饭像骆驼,“为国守门”颇感光荣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透露,市疾控已形成40人“特种部队”轮流进驻机场,在现场各司其职。他同时强调,驻机场工作组得到的信息是随时报给后方,有助疫情防控体系更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治”。
进驻机场,宓铭还有一个明显感受:工作变化快。“因为国外疫情发展很快,这就要求我们现场管理措施不断动态变化。”他举例说道,重点国家范围不断扩大,旅客筛查分流程序、场地布局也一直在变。仅3月26日至3月27日,就有连续多条新措落地,比如不再区分重点和非重点国家一律隔离、关于外籍人士来华新政、所有入境来沪人员一律集中隔离14天等。每一个新指令下来,所有人都需要迅速转换、完成新操作,多方协调同时跟进。
在这里,一切犹如“战时”状态,疾控进驻人员打趣说:工作必须像机器一样,保持永动和精准;吃饭、喝水恨不得像骆驼一样,吃一顿能撑好几天。由于他们的工作区域不断在扩大,从T1、T2候机楼开始,后又扩增了S1、S2卫星厅,所有人必须长时间保持“钉”在岗位上的状态,穿隔离服不替换的最高纪录是17个小时,有队员20小时只吃了一顿饭。
“工作辛苦,但大家都觉得使命光荣,这是为国守门。”宓铭分析,疾控“关口前移”,在机场驻扎,成为闭环式管理中的重要节点,“这个驻点使卫健委和疾控后方工作组能更及时得到重点对象信息和现场工作流程变化信息,迅速采取行动,也在海关、边检、机场等和120急救体系、定点医院、各区临时集中留验点、集中隔离点间等架起桥梁,把方方面面各环节真正衔接了起来,给闭环节点再加一把锁。”
作者:唐闻佳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疾控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