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别人苦难时袖手旁观、无动于衷;
不在别人落难时不闻不问、落井下石;
肯为他人打伞,才是一生最大的财富。
----与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全体成员共勉!
疫情就是命令,疫区就是战场,战场成就英雄!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段经历、一个人物,陈尔真,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的领队,那个“肯为他人打伞”的英雄!
陈尔真,上海瑞金医院副院长,2003年抗击非典,他义无反顾;2008年抗震救灾,他挺身而出;今天,新冠肆虐,他直面风险、奔赴一线,谁能说,他不是英雄?!
在不确定的时期,做好确定的自己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生活有各种意外,不确定才是常态。命运随机出牌,我们自以为稳定的生活,就像沙堡一样,潮水一来立刻被冲垮,不可避免遭遇各种困境:疫情、灾害……
援鄂第2天,武汉院区出现两位危重症冠肺患者,陈尔真凭借着数十年丰富深厚的重症、呼吸内科临床功底,未经时间修整,即刻启程亲临一线急会诊……他时常说,简单的生活也有优势,闲暇时,多看看书,为预期可能到来的突发事件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平时,可以学习时间管理,这将是大势所趋;学会克服内心的焦虑与恐惧;学会与不确定共舞;面对不确定因素,稳定心态,做好确定的自己。
感悟—我们的好领队!
平淡,才是生活的真相
一场疫情,猛然掀开了生活精致的盖子,看到里面寡淡的白开水。这就是过日子的真相,我们只是在特殊时刻,找回了它原本的模样!这里的我们,没能出门逛街,没能欣赏美景,只有“两点一线”。重复的空间作息,就像墙上的挂钟,一圈又一圈,周而复始,倒也充实而丰富。
援鄂期间,陈尔真每天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医用、生活物资的正常供应是援鄂队员们的头等大事,是确保队员们安全安心顺利有序开展工作的前提。为了物资的筹集,多少个无眠之夜困扰着陈尔真。刚到武汉三院那会,由于冠肺肆虐,工厂基本处于停产状态,他利用人脉资源,多方求助,终于一批批物资陆续“空降”。初到武汉三院的两周内,物资基本都是凌晨抵达,过了“知天命”的他,每天大概凌晨2—4点需历经2小时余的来回车程去接物资,卸货、清点、搬运,凡事他都亲力亲为,周而复始,本不算强壮的身躯,日渐消瘦,疲惫不堪。忙碌的身影总是穿梭在机场、大巴、宾馆、医院……
每每看到一幅幅爱心人士捐赠物资的场景、画面,一箱箱充满爱意的打包好的物资上,赫然醒目地印着“陈尔真”三个大字,大家心里暖暖的。这不仅仅是一次次普通的捐赠,而是他,人格魅力的完美体现。陈尔真为了答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员及全体爱心人士,还特意举办了一场幸福的“满月生日”及对捐赠者的“答谢仪式”。2020年2月28日19点15分,进驻武汉“满月”这个特殊日期的特殊时刻,酒店服务员为了精心准备这份特殊的生日礼物整整花了一个下午,当雕花着“上海援汉三医院满月纪念日”的精美大蛋糕,用月亮船型的推车向“寿星们”的代表陈领队缓缓驶去时,大家眼中泛着激动的泪花,久违的泪水饱含着对亲人、同事、朋友的思念,而更多的是感激我们陈领队的款款深情,船型的推车寓意着“同舟共济”……当晚20点28分,援鄂队员用微信准点向朋友圈推送了“捐赠证书”及“感谢信”,此刻的我们与爱心人士的他们会产生巨大的共鸣与心灵的碰撞,这就是反哺的力量!那晚的我们,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每次队员们表达感激之情时,他只是淡然一笑,这,没什么……
人生的过程,5%是快乐;5%是痛苦;而90%是平淡的。世间总有千般求不得,不如学会接受生活的庸常岁序,然后从90%的平淡中,试着把生活向幸福那头靠拢。我们都记不清,有多少个无眠之夜,他为我们倾情而出,默默奉献……
感恩--我们的好领队!
有沉淀,才有生活的底气
当接下援鄂的“战书”,被委以“领队”的重托,就等同于签下了“生死”契约,正是这种契约精神,孕育了诚信的观念,人心只有向善,才能被阳光普照,而懂得这种契约的人是高贵的。
陈尔真利用休息时间时常与部分队员谈心交流,在他的鼓励引导下,上海市第三批援鄂队员中有49名群众庄严的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他时刻要求各区队长,关心好队员们的思想、生活、工作、家庭状况,做好党群谈心,有困难及时反馈上报,共同协商解决。
坚毅的外表下,他有着一颗温柔关爱之心。无论医疗、护理、院感、质控、心理干预、后勤保障、宣传等,陈尔真对每个条线都严格把关,每晚7点核心小组例会雷打不动。会议上各条线问题,现场反馈,现场解答,有措施、有落实、有整改、有后续追踪整改落实情况。他基本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去武汉三院进行各条线巡视,不放过任何盲区或盲点。院感防控是他重点关注环节。记得有次,他按照惯例巡视病房,在武汉三院七楼清洁区,看到一名护士拿着护目镜不知所措,或许她是第一次进隔离病房,精神有些紧张,亦或许是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是有差距的,再娴熟的理论功底,未经历过实践的考证,在现实面前都变得苍白无力。平日里寡言少语的他,没了往日的严肃,犹如一名兄长,认真指导护士妹妹如何佩戴护目镜,如何穿脱防护用品,整个流程给她梳理了一遍,重点环节与要领他反复强调,生怕遗漏任何一个细节。护士妹妹在他的耐心指导帮助下,顺利完成了防护用品的穿戴,稚嫩的脸庞,灵动的大眼睛,甜美的微笑,略带羞涩的表情,即使被防护用品捂得严严实实,也能体会到她此刻的内心是温暖的、激动的、被关爱着的。待陈领队走后,她悄悄问我,他是谁呀,我说,他就是我们的领队陈尔真,护士妹妹轻声细语的说了声,你们上海人真好,当时我心里感觉美滋滋的……
在抗疫一线,为了给队员们简单枯燥的生活增添一丝温暖,他精心布置,2月3日陈领长给部分队员过上了一个特殊意义的小型生日晚会。陈领导让后勤组准备了一个精美的蛋糕与每人一碗生日面条,当小寿星们许愿后戴着口罩集体吹蜡烛时的场景,富有创意,摄像师将这最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当寿星们品尝着美味的蛋糕与生日面条时,内心十分激动,他们感慨,将会永远铭记这温馨时刻。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一定的沉淀是我们面对生活最大的底气!我们要在安逸中,提前蓄势,才能在寒冬里,等来春天……
感激--我们的好领队!
助人,就是一种储蓄
人有一双手,一只用来帮助自己,一只用来帮助别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互的,帮助他人的同时,其实无形中也在帮助自己,会使自己强大起来,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小爱获大爱,这就是福报。勿以善小而不为,行善助人并非难事,只要尽己所能便是很好,有了这种人格,便会收获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富足。
陈尔真,他总是在不断地付出中收获着……重症监护病房,这本是他最为热衷与擅长的岗位,也是他曾经最为熟悉的地方,只是所在的物理空间不同。由于每人职责所在,他只负责督导与关爱。他最为关心的是一位熟悉而又陌生的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各种冷冰冰的“管子”,心电监护仪等布满全身,虽没有意识,但陈尔真只要有空便去探望他,虽无法进行言语交流,无法进行关心问候,但他依然坚持探望、无声的问候,并且关照ICU护士姐妹像亲人般贴身守护,让患者感觉到即使亲人不在身边,但亲人从未远离,对患者的爱从未缺失。陈尔真始终期待那个未曾谋面,不曾相识,而彼此的心紧紧牵在一起的他,等待苏醒的那一天,只要记得大家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上海”!那天的武汉,下着雨夹雪,路上几乎没有行人,迎面而来的是寒风刺骨,而他却没有感到丝毫寒意,因为从医院出来的时候,看到队员们热情高昂的斗志,不畏风险的精神感染者他、激励着他,他的心是暖暖的。
降低患者病死率,减少重症率,提升治愈率,这是陈尔真的初衷。由于重症监护病房始终“人满为患”,为了避免超负荷工作,确保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姐妹的身心健康,他除了向前方指挥部努力争取护士资源,他所带领的普通救治组的护士姐妹主动请缨,她们愿意放弃轮休,投入到重症监护病区的工作中去,陈尔真领队在感动之余,经过核心小组商榷讨论决定,同意她们的请战要求,但他反复强调一定要确保自身安全,这是前提条件,这一系列措施及时解决了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姐妹的燃眉之急。但凡听说哪位队员感冒等身体不适,陈尔真会主动关心,关照医疗团队专家组成员会诊等,凡事做到点滴关怀、事无巨细,队员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即使身在武汉,同样也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点赞—我们的好领队!
人生,是一种责任,当责任成为一种信任时,会让你义不容辞!岁月给了我们生活的过程,命运给了我们生存的机遇,学会用加法去爱人;用减法去怨恨;用乘法去感恩!这就是我们的领队—陈尔真,能说,他不是英雄吗?!不,他就是“肯为他人打伞”的英雄!
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
柴丽莉
2020年3月11日
作者:柴丽莉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