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浦医院眼科主任马晓昀与同事们在义诊中
“没有马医生,我的眼睛都保不住了。”傅兰珍老人很感谢家门口医院的这名好医生。患类风湿关节炎30年,她全身关节严重变形,每一次出门都是折磨。近期,随着白内障加重,如何去市区大医院看病更令她发愁。周浦医院眼科主任马晓昀得知后,给傅兰珍一颗“定心丸”:足不出周浦镇,从手术到出院,一周时间完成。这解决了患者就医的大麻烦。
顺着傅兰珍就医经历的“小幸运”,我们可以真切感知上海正在掀起的区级医院转型潮——一大批区级医院正摆脱“夹心层”的尴尬,迎来发展新契机。
根据全市部署,上海一批区级医院将打造成为全新的“区域性医疗中心”。
这波转型,有望让更多市民尝到甜头:看病,真的可以就近、就便,真的不用再“舍近求远”挤大医院了!
顶尖技术“下沉”,病患也会跟着“下沉”
“别看这几张床,现在也是一刻不闲。”马晓昀很自豪。好技术叠加好服务,让周浦医院的眼科“火”了,他们正计划建设日间病房,进一步减少病家的就诊等候时间。
去年10月,上海公布25家首批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实现16个区“全覆盖”。周浦医院作为其中之一,着力做优、做强医疗服务,眼科建设只是一个缩影。
在徐汇区,作为该区目前唯一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徐汇区中心医院(又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抓住“中山-徐汇”医联体创新机制的机遇,让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大国工匠”周平红教授,以及姚礼庆教授等一批中山医院名医先后“落户”。
顶尖技术“下沉”,病患也会跟着“下沉”。以内镜业务为例,自中山医院内镜专家全面指导徐汇区中心医院消化内镜工作后,这里的内镜中心诊疗量翻了4倍不止,病人络绎不绝。
黄浦区目前唯一的区域性医疗中心——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发展路径”又有不同。它由原黄浦区中心医院、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黄浦区传染病院、黄浦区妇幼保健院“撤四建一”而成,整合了市、区两级医疗机构资源,形成全新的区域医疗中心。目前,这里的日门诊量达4000人次至4500人次,背后也是九院名院士、名医生、名学科形成的“磁石效应”。
区域性医疗中心“倾斜”远郊,助推优质医疗资源合理布局
区级医院搭上转型发展“快车道”,最重要的是对接病家之需。分析认为,上海这些年通过持续深化医改,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广大市民给予了不少好的反馈,但实现“就近、就便”就医,仍与病患期待有较大距离。
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被视作上海的“破题之举”。
去年10月,全市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崇明区举行。为何选在崇明?
原来,通过这些年新华医院和崇明区中心医院的积极合作,崇明地区“出岛就医”的人数在下降。并且,从医保局数据看,留在崇明看病的人数在增加的同时,医保费用增长速度反而低于全市水平。
这些“升降变化”进一步说明:打造整合性、连续性的医疗服务,不仅能满足老百姓就近、就便就医,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也有积极效果。
让人难忘的是,正是在此次的推进工作会上,上海25家医院列为首批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根据上海市卫健委给出的信息,25家医院在确保上海16个区全覆盖的同时,以支持远郊医院为主。上海市中心三甲医院集中,这波区域性医疗中心“倾斜”远郊是“合理布局优质医疗资源”的又一做法。
据市卫健委消息,区域性医疗中心向下“辐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上与市级医院“对接”,承担区域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任务。
形象地说,上海的医疗不仅要大型三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顶天”“立地”,还要让区级医院“强腰”。
政策撬动区域“盘活”医疗资源
政策撬动区域“盘活”医疗资源。记者在多区实地走访发现,区域性医疗中心已成为“区内热事”。
在浦东新区,区域性医疗中心占据4席,为16个区最多。这4家中心分别是:浦东医院、周浦医院、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公利医院。作为“4/25”,四家医院而今正铆足劲头谋发展。事实上,建设成为“区域性医疗中心”,也正成为区级医院的“身份”新象征。
根据市卫健委给出的“时间表”,在2021年底前,上海将基本完成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布局和认定,持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为此,上海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支持医联体建设的绩效激励、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推进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和上下联动;将探索建立医联体内整合型服务模式,逐步实现预约、就诊、转诊、出入院、付费、随访、检验检查等全流程服务,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基础上,实现医联体内医疗卫生信息互联互通互认。
打造全新的区域性医疗中心,业内人士认为,这项建设工作也会对不同单位和机构提出新要求。比如,各区政府要加大资源投入,合理布局规划,主动争取市级医院支持;市级医院则要围绕临床端和服务端“两端”发力,通过医联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提升区域性医疗中心服务能级。
直击首批区域性医疗中心:技术叠加服务,“小”医院做“大”眼科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通讯员 顾敏
“之前我眼前白茫茫,什么都看不清了。做完手术后,眼睛、鼻子、嘴巴都能看得清清爽爽。”58岁的傅兰珍很高兴,她现在可以和邻居们搓搓小麻将了。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眼科主任马晓昀是她的主刀医生。他告诉记者,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眼睛正是其可能发生病变的器官之一,严重时可致盲。此外,类风湿病人的日常用药也会对眼睛产生毒性,比如氯喹可以对视网膜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引起黄斑病变等眼部疾病。
与傅兰珍不同,16岁的甘肃男生小杨就医时更为险象环生。他在上海的工厂实习,电焊时不幸被碎片打伤右眼,鲜血直流。同事赶紧把他送到厂区附近的周浦医院,经急诊抢救,小杨的眼球保住了。恢复一段时间后,马晓昀又为他的伤眼置入晶体。如今,小杨即将顺利出院,右眼视力已恢复到了0.7。
周浦医院眼科靠实力给了患者“不一样的结局”,也靠着病家积攒的口碑留住了越来越多的病人。
这背后并非“一日之功”。作为上海市首批区域性医疗中心之一,这家医院着力做优、做强医疗服务。马晓昀告诉记者,六年前,这里的眼科还较为薄弱,没有设备,没有人才,周康地区居民往往“舍近求远”去浦西看病。如今,周浦医院引进培养了一批优秀眼科医生,购置了先进的眼科设备,学科建设也不断推进。对类风关眼病、肾脏病眼病等复杂的眼病治疗已驾轻就熟。
除提升治疗水平,在就医流程优化上,这里也有细致考虑。以前,初诊病人要在诊室内查视力,后续患者的等待时间相应延长。如今,眼科专辟区域让初诊病人安心检查视力,也减少了其他患者的等待时间。患者就诊后可直接在诊区完成各类检查,取到报告,无需多次往返医院,实现“最多跑一次”。
医疗技术叠加品质服务,令周浦医院吸引越来越多居民安心在“家门口”看病。别小看这份“安心”,对百姓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方便。周浦医院是“周康医疗联合体”牵头单位,下辖周浦、康桥、航头、新场、鹤沙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远的直线距离有12公里。而这些居民若要去市区看病,路上往返时间至少4个小时。对百姓来说,此轮“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建成建好是“民心所向”。
周浦医院院长李明表示,列入全市首批区域性医疗中心,给周浦医院的下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医院将力争在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方面有新突破,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的建设,着力做优、做精特色专科,充分发挥区域性医疗中心的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医疗服务体系协调发展。
【记者手记】“守中段”的医院,守的是人文关照的密度
二三十年前,上海人看病并不“扎堆”瑞金医院、华山医院、中山医院,并不动辄跑“三甲”,大多数人要么去地段医院,要么去区中心医院。这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就近看病。
转变,似乎出现在十多年前。三甲医院不断“做强”“做大”,由地段医院等转型而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依靠政策“红利”获得“托底”发展。在此期间,区级医院逐渐落于“不进则退”的尴尬境地,作为“平台”的吸引力在减弱,学科难免日趋萎缩,人才逐步外流。而另一头,则是尚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三甲医院人满为患,病家半数以上是看常见病、多发病。
这对矛盾,能否能通过区级医院的转型而化解?此外,日益增长的康复、养老、护理需求更被视为“健康蓝海”,也有待开发。
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推进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可谓正当其时。这项工作不仅将进一步织牢覆盖全市的“健康保障网”,还将构建起更为科学的“一、二、三级”医疗格局,形成更合理的梯度就医模式。在高效、科学的医疗体系里,应该有医院去“摘星”,攻坚疑难命题;有医院“托底”,做好健康预防与保健随访;还有医院“守中段”,解决常见病、多发病。
让每个病家获得有尊严的医疗——品质医疗格局,透露着一座城市人文关照的密度。上海正在建设亚洲医学中心城市,从“亚洲一流”到“世界一流”,始于一次次筑牢、优化覆盖全市的医疗体系与平台。
作者:唐闻佳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