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与此同时要注意到,患者是一个疾病的复合体,而不是纯粹的某单一疾病,所以多学科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更全面地为患者服务。”昨天,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分会和行为医学专科分会联合主办的2019年学术年会上,整合理念赋能精神卫生临床实践,获得与会学者的关注。
本次年会邀请了行为医学、精神医学、社会学、神经科学以及其他跨学科的50多位著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300多人与会。
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谭鸣在致辞时谈到,近年来,常见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逐年增多,精神心理行为问题与公众的幸福感交织,精神行为医学与多学科的交流合作必将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主流模式,上海市医学会将一如既往地推动精神医学和行为医学与多学科、多专业、多地区的交流与发展。
早在1984年,全国第一个精神医学分会就在上海成立。“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分会和行为医学专科分会对全国精神医学发展是有很大贡献作用的。” 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分会顾问张明园教授直言,上海在全国精神卫生领域具有引领作用,在应对新挑战时,上海也应走在全国前列。
当下,精神障碍和行为问题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李春波教授援引今年发表的中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谈到,我国精神障碍患者的终身患病率为16.57%,这其中并不包括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主的认知障碍,我国约近每5个人中就可能有1人曾患有某种精神疾病或心理行为问题,患者的精神问题表现往往交织着其他疾病,多学科的联合应用才能更好地、更全面地为患者服务。
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赵敏教授也在致辞里强调,多学科合作与联合将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精神卫生切实的需求,这也为研究者和科普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好的提升平台。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为精神卫生工作者吹响了前进的号角。当前,精神、行为、睡眠等问题也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精神健康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在本世纪初就提出了“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精神医学与行为医学是健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联合学术活动将进一步提高精神卫生学术和科普水平,完善精神疾病的防治体系。
专家分析,世界精神卫生组织公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饮酒、缺乏运动、不健康饮食等行为,都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行为调整,有助于达到医学治病救人的目标,促进人类健康和长寿的目标。精神卫生服务是其中重要的助推力。
在专家看来,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需要布局和健全社区、个体、机构和社会层面“四位一体”的网络体系,积极培养专业的和非专业的人才队伍。
尤其是,在当今新形势下,精神行为医学需做好整体规划,精神卫生医疗体系不仅要做好人才的联合,也要做好学术的融合,最大程度地将精神心理健康推广到全民身心健康,并善于借力医疗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规模更大、质量更优、层次更高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作者:宝家怡 乔颖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 阮奕、主办方供会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