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乳腺科主任陈红风
【编者按】
30年的银蛇奖,走出7名院士,更有一大批杰出的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著名教授,有的人还转型为管理者,成为高校校长、各大医院的院长、各级政府部门的当家人……
银蛇奖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台阶。作为银蛇奖发起单位之一,《文汇报》App开设“沪上名医”专栏,选登银蛇奖得主的精彩故事、奋斗人生。
病家争相说康复故事
采访陈红风时,诊室前的候诊区域坐满了等待的病人,有些外向的病人和笔者攀谈起来。一位年轻的浙江病人说,她是7年前患了浆细胞性乳腺炎,肿块18厘米左右,多处溃破,在县、市、省里看了多家医院,找了很多专家,结果病情始终没有缓解,甚至有人建议把整个乳房切除,痛苦、惊恐之余最后辗转到了陈教授这里,陈教授用便宜的药膏、神奇的草药和药捻就把她的病治好了,现在连疤痕都淡化了。这次右侧也生了浆乳,但完全没有了恐惧和疑惑,有陈教授在,生病虽然郁闷,但是放心得很。
一位语调缓慢的东北阿姨说,之前她左乳的结节好多年了,别的医生一直让随访,但是自己不放心,2年前带着钼靶片子找陈教授就诊,陈教授耐心地指着片子跟她说,结节有个尾巴拖出来,根据年龄,建议她做活检,结果就是恶性的。但心态平和的阿姨说,她很感恩,感恩陈教授不放过任何细节,才能在早期就发现,现在身体状况非常好,忙着在家里带外孙。
另一位病人家属争相说,他们是云南的,夫人现在乳腺癌术后7年多了,每天跳舞、画画等,好得很,但是起初化疗结束后,身体浮肿、走不动路、不想说话、吃不进饭、脾气大,经常说“还不如死了算”,家里整个就是乌云笼罩,在别人介绍下找到陈教授,就诊后先是胃口好了、脾气好了,逐渐的各个方面都恢复正常,全家都非常感谢陈教授,现在复查后拿到结果一定要飞到上海让陈教授看了才放心。
承上启下的人梯
陈红风师承陆德铭教授,还受教于顾伯华、唐汉钧、陆金根等教授,继承顾氏外科精髓,在实践中不断体悟并有所创新发展,将拖线、垫棉绑缚、熏洗等技术应用于复杂性乳腺炎。2008年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计划,跟随朱南孙、陈湘君、艾儒棣教授学习妇科、内科和四川文氏外科的经验,结合学习经典,提出以“治脾为先,调肝为要,补肾为本”治疗乳腺癌这一目前被公认为全身性疾病的思路。
担任乳腺科主任17年来,陈红风采用在职进修、临床带教、国外访问学者等多种途径或形式,鼓励年轻医生努力成才。目前科室人员中研究生学历占90%,名中医工作室成员占60%,研究生导师占40%。
一位现留在龙华医院乳腺科的学生对记者说,读书时候也曾心浮气躁,想着达到学校的要求完成毕业课题就好,不必那么精益求精。陈教授得知他想法后,特意为他讲了个故事:说曾有医生缝针时仅仅一针没缝好,病人就一直觉得皮肤被牵拉似的痛,直到把那一针拆线,才得以缓解。所以医学没有差不多,医者的小疏忽都可能给病人带来不良影响。这位学生至今铭记这个故事,以老师的“医学没有差不多”为座右铭。另一位学生有点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她是“拖延症患者”,毕业论文快提交时仍未完善,老师先是电话里指导某页、某行需要修改,后来干脆连她人一起带到家里,当面指导。现在陈红风教授的学生中已有2人担任市级医院乳腺科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人次,被列入省市级人才培养计划6人次。
▲陈红风师承前辈中医精粹,在实践中不断体悟并有所创新发展
着眼解决临床难题
陈红风传承沪上顾氏外科的学术经验,并着眼于临床,灵活、创新应用看似简单却能切实有效改善疗效的技术治疗复杂性乳腺炎。创立“切扩—拖线—熏洗—垫棉”四联疗法,综合治疗复杂性浆细胞性乳腺炎,近10年收治的来自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复杂性炎性患者1500余例,治愈率96%,复发率4.9%,具有疗效好、乳房外形损伤小、复发少的特点,居国内领先水平,并开展拖线法、垫棉法、熏洗法等外治法治疗乳腺疾病的技术规范化研究,成果获上海市临床医学成果二等奖(第二完成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一等奖(第四完成人)。建立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从溢液期、肿块期、脓肿期到瘘管期的中医诊疗方案,提出“未溃偏重内治,已溃偏重外治”观点,牵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该病中医诊疗指南的制订和修订工作,带领团队撰写的《粉刺性乳痈诊疗方案》,被收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发布的《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带领团队创立了“通乳法”治疗乳汁淤积的操作规范,采用分单元手法按摩通乳排乳后配合金黄膏外敷治疗哺乳期乳汁淤积。2006年,“按摩法、垫棉法治疗急性乳腺炎”入选第二批上海中医药大学特色诊疗技术项目,并参加上海卫生局组织的中医临床“三基”培训班给社区医生进行讲解、演示,还在浦东新区中医医院、张家港市中医院、云南省中医院等推广应用,有效地减少了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获得医患好评。
“九一丹”是中医外科传统外治制剂,临床疗效显著,但由于含汞有毒,濒临失传。2009年,陈红风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九一丹外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研究”项目,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和动物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及毒性蓄积试验,评估“九一丹”毒性特点、毒性靶器官、安全剂量及用药时间,制定规范化临床使用方案和安全性检测方案,以降低汞中毒的可能,填补了该方面的研究空白。
在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中,陈红风提出“治脾为先,调肝为要,补肾为本”的观点,在国内率先关注临床预后较差的三阴性乳腺癌,开展以“益气健脾法”为主防治乳腺癌术后转移复发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探索中药抑制其增殖、侵袭及逆转多药耐药的机制,先后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上海市科委项目,发表了相关的临床实验研究论文和发明专利。
陈红风在研究中发现,乳宁冲剂能纠正乳腺增生病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抑制乳腺组织增殖,并发现其能抑制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发展。她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乳宁冲剂对乳腺增生病催乳素、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单胺氧化酶的研究”,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
在多次国家级学术会议上,陈红风演讲的主题都是复杂性乳腺炎的诊治,近年来接收多省市的进修医生十余名。她还带领团队申报并通过了上海市中医乳腺科建设联盟,“推广复杂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或者说让更多医生可诊出疾病、知道哪里可治疗这一‘不要命的疑难杂病’,让病人少走弯路,是申报这个专科建设联盟的初衷之一”,陈教授说,“授人以渔,让跟多的人掌握技术,才能帮助到更多的病人。”
名医简介
陈红风:上海市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龙华医院中医乳腺科主任、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中医外科研究所乳腺病研究室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术带头人,顾氏外科第五代传承人。长期从事乳腺科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以“切扩—拖线—熏洗—垫棉”四联疗法治疗复杂性乳腺炎的规范化研究成果,获上海市临床医学成果奖、中华中医药学会奖。
以“益气健脾法”为主防治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先后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项目等。首次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探索中医药抑制乳腺组织增殖的作用机制,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
主持国家级和市部级科研项目等30余项。主编教材、著作7部,副主编16部。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主任委员等。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作者:吴晶晶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