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90后大学生接力“蹲点”一家儿童类医院五年,从外行人的视角记录着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的感受,结果孕育出一批设计潮品,它们不仅有着吸引眼球的外形,好听的名字——“治愈的气体”、大象口罩、清创伤口棉球辅助器,更兼具治愈系功能。这就是正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展出的“有温度的医疗——无哭声医院设计联展”。
医疗体验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身心健康的重大需求,关乎民生,更关乎每个人。儿童诊疗更是如此,在就诊过程中,患儿、家属与医务人员的需求与感受都需兼顾,这其中是否可以用设计思维提升医疗体验的质量,让超负荷的医疗变得更具温度?
基于这样的初心,一家亚洲一流的儿童专科医院和一家亚洲一流的设计学院选择了“跨界”。2014年,为更好提升医疗体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提出“无哭声医院”计划,并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联手,在这年发起了“为医疗体验而设计”的系列毕业设计课题。
据此,同济大学的一批90后大学生走出课堂,深入“一线”,和医护人员紧密合作,他们慢慢地,认真地记录,系统观察,切身体验,挖掘需求。
于是,从2014-2018年的五年间,诞生了14件毕业设计作品,从患儿治疗、家长陪候诊乃至医护休息等多角度切入,共同探讨和展望通过设计提升医疗体验的正确打开方式——
雾化治疗是儿科呼吸道疾病的常用治疗手段,但是陌生的环境和医疗产品会引发其抵触心理,而家长的不当操作和雾化器本身所带来的压迫感则易进一步加深幼儿的恐惧。姚齐喆同学在现有雾化治疗产品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雾化器连接形 式,用可自由弯曲伸缩的连接管使雾化器和面罩分离,优化了产品布局,使雾化面罩更易于舒适佩戴又不易挣脱。
同时,她还对分离后的雾化器运用了“cosplay”策略,采用可爱且与情境相符的大象造型,缓解患儿对医疗器械的负面印象和恐惧情绪,从而让儿童雾化治疗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更高的效率。
白血病患儿免疫力低,需长时间佩戴口罩,闷热不适,并且会长时间独处,与他人互动变少。董丽桃同学的这款设计旨在打破口罩给白血病患儿带来的身心隔离,通过口罩附件与一系列游戏机制的设计,在改进口罩透气效果的同时,促进患儿与他人的互动,激励患儿坚持佩戴口罩。
“希望通过口罩改良与游戏设计相结合,帮助患儿暂时忘却佩戴口罩的不适,促进人际交往及患儿在病房中的积极情绪与情感体验。”她在设计简介中这样写道。
儿童清创就诊往往因为疼痛与恐惧而哭闹,影响就诊效率。高乐同学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医护人员在清创过程中还需要频繁撕棉球,这个操作十分繁琐,拉长了治疗时间,一定程度上也增添了患儿就诊时的恐惧心理。他动手设计了“清创伤口棉球辅助器”,希望通过一个撕棉花器的设计,辅助医护人员简化操作流程,缩减治疗时间,不仅减少了医护的重复操作,提高治疗效率,也缓解患儿的恐惧感。
在儿童输液区,患儿存在着被穿刺的恐惧,在等候治疗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负面情绪。曹菲儿同学设计了一款优化患儿输液流程体验的一次性辅助固定医疗产品,取名“握趣”。它主要针对 3-8 岁手背静脉输液的患儿,产品材料主要为可回收纸浆,使肌肤感受更加亲近。产品造型考虑患儿手部特征,适宜患儿左右手屈指握持放置。
“一为患儿,二为护士,希望这款设计能减少输液区的哭声,让医患之间更有默契。”曹菲儿说。
走近医院,这群年轻人也看到了医护人员的不易。郭刻羽同学直言:外科医生在工作中,面临着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压力,作为“压力山大”的一类人群,外科医生目前的休息现状仍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
为了改善医生的休息状态,从研究医生的休息行为,心理放松程度和空间三者的关系出发, 使医生可选择不同的休息行为,并对应不同程度的放松需求,她设计了一系列医生休息体验品,力图通过色彩的搭配和不同模式的转换,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最大程度地缓解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高压。
“医院不仅是一个治病救人的场所,也是一个有温度的艺术设计空间。”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刘震元副教授这样说。他也是本次“有温度的医疗”设计联展的策展人。身为医二代的刘震元虽未追随父亲的从医之路,却从另一角度——用设计的力量让医疗更温暖。
以设计驱动提升医疗服务体验,让医院成为可为病家遮风挡雨的温暖之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党委书记季庆英说,本次展览展示了一家医院和一家设计学院的共同努力,更为公众展示了医疗与设计结合的更多可能。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5日,对医疗和设计有兴趣的公众可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大楼四楼中庭观展。
作者:唐闻佳
编辑:郝梦夷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