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去哪儿?随着申城市民健康意识与健身需求日益增长,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成为城市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尺。
“十三五”期间,上海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2015年的1.76平方米增至2020年的2.35平方米,但依然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利用率不高等三处“短板”。
为加速破解“健身去哪儿?”的难题,上海对全市各区体育设施开展现状调查,全面梳理可用资源,发布体育健身设施可利用空间目录,编制《上海市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
根据计划,到2025年,上海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到2.6平方米,新增体育场地面积约600万平方米,计划新建或改扩建各类健身设施项目不少于8000个,基本形成“处处可健身”的城市环境。
“金角银边”挖潜,老旧厂房变身运动乐园
位于杨浦区的市京体育产业园,是备受周边健身爱好者喜爱的运动乐园。而两年前,这里还是市京工业园的废弃厂房,如今已成为集运动、休闲于一体的体育文化众创空间。
“随着城市发展,工业园已不适合进行工业生产,面临转型。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将闲置厂房按体育空间进行规划、改建,重新利用起来。厂房宽敞,层高相对较高,用来改建体育场馆具有天然优势。”据产业园总经理宋涛介绍,园区总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经过改造后,八栋单体独栋厂房变身室内羽毛球馆、篮球馆、游泳馆等体育场地设施,服务周边12个社区的40万居民。除商业化运营外,产业园还特别开设公益时段,以低至5元的惠民价格,满足更多市民的健身需求。
类似这样的老旧厂房“蝶变”,近年来不断在申城上演。同样是在杨浦区,上海玻璃机械厂的旧厂房焕然新生,成为时尚感篮球运动公园;位于宝山区的原上海日硝保温瓶胆厂,已华丽转身为聚集众多时尚小众运动的三邻桥体育文化园。
对于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处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上海而言,市民身边的健身设施依然不够,尤其是“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人均体育场地仅1平方米左右。充分挖掘城市“金角银边”,唤醒各类消极空间,化“废”为宝打造市民“举步可就”的体育健身设施,已成为上海增加体育场地设施供给的一大亮点。
开拓新型载体,多元融合兼顾不同需求
盘活存量的同时,上海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亦通过“体育+”和“+体育”的方式扩增量,打造都市运动中心、长者运动健康之家、职工健身驿站等新型载体,满足市民多样化健身需求,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不论是三邻桥体育文化园,还是翔立方体育文化综合体,运动健身不再以单一功能出现,而是与商旅文教等产业元素融合,成为“一家三口可以运动休闲一整天”的新型体育空间。作为上海重点支持建设的新型运动空间,都市运动中心未来将被分成园区型、商业型和户外型三种类型,在全市各区实现全覆盖。目前,已经有12家单位申报成为上海首批都市运动中心。
同样是“补短板”重点推进的项目,由上海市体育局与上海市民政局共同推出的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满足了社区老年人“一站式”康养健身需求。在位于虹桥街道的长者运动健康之家,90平方米的空间里,为“银发族”度身打造的健身器械一应俱全,入口大屏幕上还实时显示着个性化的运动监测数据,吸引众多社区居民前来打卡。“这里有齐全的设施、专业的健身指导,我每天来这里报到,锻炼身体,心情也好。”家住附近的冯阿姨,从开业当月就成为了会员,半年多来已能熟练使用所有器械,“这里很温馨,就像老人们一个共同的家。”
目前,全市已建成长者运动健康之家31家,到2025年将建成不少于100家。为支持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提供更优质的助老服务,上海市体育局专门还发放了专项助老体育消费券,经过30元优惠抵扣后,每人每月仅需69元。
除与民政部门携手外,“体绿结合”“体农结合”皆为申城增加体育场地设施供给赋能。当体育健身场地设施融入公园绿地、点缀“一江一河”,当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加入更多体育元素,提供便民利民的健身场地设施便呈现出更多可能。
根据《计划》,到2025年,全市将新建或改扩建社区市民健身中心152个、市民健身驿站164个、市民益智健身苑点5948个、市民健身步道749条、市民多功能运动场499片、社区足球场110个、体育公园15个,新建社区、行政村的健身设施覆盖率均达到100%。可以预见,随着“补短板”计划的推进,属于上海市民的“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将更加完善和便捷。
作者:谷苗
编辑:陈海翔
责任编辑:沈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