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第39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作为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风向标之一,这已是中国体博会连续第五年落户上海,从明年起,这项国内历史最悠久的体育展会品牌将在厦门翻开新的篇章。
在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看来,与上海结缘的这五年,对于体博会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体博会落户上海的初衷,是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打造一项国际性的体育展会。”罗杰口中的这一诉求也确实达到了,在疫情暴发前的三届体博会,不仅是国内体育产业的盛会,每年慕名前来的境外买家达数千人,其中就包括了阿根廷、澳大利亚、伊朗等地规模最大的一批体育产品经销商。与此同时,在上海的五年里,体博会的展览面积、规模也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在这五年里,中国体博会也见证了中国体育产业的转型。事实上,国内以及全球体育产业的形势几乎每年,甚至是每几个月就会发生一次较大规模的变化。譬如去年疫情的暴发,打击了全球体育产业的几乎方方面面,却带动了国内家用健身器材产业的爆发式增长,而这一增长趋势一直持续到了如今。而罗杰在本届体博会上看到的最大变化则是,“过去体博会各品牌更注重硬件,今年大量软件解决方案成为主角。此外,国内的体育产业研发逐渐走向细分市场。过去,国内几乎只有服装、鞋类等快销领域,才会针对不同年龄段、性别群体进行针对性的研发制造。而如今,无论器材、服务,品类都越来越细化。”
从硬件走向软件,最典型的例子即跑步机。随着网络的普及,自动化、网络化的概念在跑步机领域早已有之,但过去往往只是停留在扫码启动、人脸识别等更依赖于硬件层面的技术。本届体博会上,已有多家跑步机品牌开始转向华为鸿蒙等国内厂商提供的软件系统。此举的优劣都显而易见,相较于国外部分已大量投入商用的系统,国内系统在软件生态和成熟度上不可避免存在劣势,但其使用、维护及沟通成本更低,也是未来的趋势。
关于体育产业走向细分市场,这些年市场热度最高的则是青少年健身领域。本届体博会上,大量针对健身器材厂商将目光投向青少年,为其量身定做一整套适合其年龄、身材、力量水平的产品。甚至出现了部分厂商在青少年健身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研发的现象,不止一家品牌专门针对学生中考体育测试推出了相应的健身产品。
这样的现象在过去的中国体育产业市场并不多见,也折射出厂商、消费者这些年对于体育锻炼心态的变化。
作者:谢笑添
编辑:陈海翔
责任编辑:谷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