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正在经历史上最热闹的休赛期:尽管得到官方确认的消息不算多,最受关注的也不过是江苏队与吴冠希、北控队与俞长栋在上周达成的这两笔顶薪签约,但在球员市场上早已是传闻不断,有些甚至可以说证据确凿到只差官宣——可兰白克、刘铮几乎确定加盟上海男篮;始终未宣布新东家的李慕豪已在首钢球迷的簇拥下抵达北京;上海队前锋李根被交易至北控队的消息至今未获任何一方确认,但在李根已被拍到参与北控队合练的情况下,官宣也只是时间问题。
如今距下赛季球员注册截止日(9月15日)仅一周有余,随着各队陆续公布注册球员名单,将有越来越多的传闻得以坐实,也会有更多目前仍不为外界知晓的交易发生。曾被诟病缺乏流动的CBA球员市场,俨然已有了大洋彼岸NBA(美职篮)的味道。改变发生的核心原因,自然是CBA的工资帽新政。新政的背后不可避免地存在对NBA工资帽体系的借鉴,只不过,从俱乐部培养费制度的保留,到在工资体系中加入绩效工资限制,CBA公司所打造的这一体系并非单纯模仿,而是充分考虑到了中美篮球间的差异。唯一的问题在于,新政实施的效果能否如顶层设计时的那般美好。
新疆男篮无疑是最早感受到工资帽体系带来的变化的球队,功勋老将西热力江已进入自由球员市场,多支球队已向其投来橄榄枝,队长可兰白克即将转投上海,俞长栋已然签约北控,傲人的阵容厚度成为过去。
这支向来出手阔绰的球队并非不想留下这批仍在当打之年的球员,但在新赛季各队顶薪球员人数被限制在三人的情况下,新疆男篮不得不第一次面临取舍。显然,周琦与阿不都沙拉木两位年轻国手才是建队基石,而最后一个顶薪名额则很有可能需要留给上赛季总决赛大放异彩的超级新星齐麟。
取舍,就是工资帽体系最大的意义。关于北控签约俞长栋这笔交易,其实存在着不小争议。核心问题就在于,在多数球迷眼中,俞长栋不过就是一位场均仅得7分的本土内线,无法与至多人民币800万元的顶薪标准相匹配。然而,但凡对其有所关注就不难发现,由于新疆队近乎奢侈的内线深度,俞长栋的场均上场时间被控制在20分钟,出手权也极为有限,他在有限的机会中所展现出的能力,要远远胜过不少数据更耀眼的同位置本土球员。只要不出现重大伤病,俞长栋的数据很可能在新赛季迎来大幅提升,他的到来也将弥补北控队羸弱的内线。无论从球员个人的发展,或是联赛整体均衡性的角度而言,类似的流动均将大有裨益。
这只是一个开始。后场堆积了胡明轩、徐杰等一众潜力新星的卫冕冠军广东,或许就将在不远的未来成为“下一支新疆队”。不难想象,在短期内,球员转会很可能只是由顶级球队向中下游球队自上而下的单向流动,但联赛颇为固化的格局很可能如水滴石穿般被逐渐击碎。
作者:谢笑添
编辑:谷苗
责任编辑:沈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摄影/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