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在东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中,20岁的池江璃花子是唯一的主角。
原本,第二天该在这里上演2020年奥运会开幕式。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东京奥运会被延后了。开幕前夜,成了倒计时一周年。一袭白衣的池江璃花子手捧装着奥运圣火的明灯,独自走入空荡荡的东京新国立竞技场中央,面对数以亿计的观众娓娓道来:“如果一切按照预想的那样,明晚东京奥运会应该在这里开幕,那也是我的梦想……对于很多运动员来说,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就这样消失了,那种失望无法言表。我充分理解这种感受,就如同我在被查出患了白血病之后的感受一样。你对未来想当然的期望一夜间就完全改变了,那种经历苦涩又伤痛。”
2019年2月,池江璃花子确诊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这位泳坛新星不得不面对命运的剧变。经过一年的治疗,她终于战胜了病魔。“要从逆境中爬起来,无论如何,都需要希望的力量。我相信,一年后的今天,希望之火将在这里大放光芒。”池江的独白,也是向世界发出的呼吁。这段特别的经历,让人们看到战胜病情的希望。
而池江璃花子的故事,并未止于此。她没有停止对于奥林匹克梦的追求,作为一名运动员。8月29日,在东京都游泳特别大赛女子50米自由泳中,池江上演了复出首秀,距离她上次参赛已经过去了整整594天。
“第二段游泳人生的开始”
在东京辰巳国际游泳中心举行的本次东京都游泳特别大赛,吸引了奥运冠军萩野公介、奥运亚军入江陵介等在内的诸多日本泳坛高手,而主角只有出战女子50米自由泳的池江璃花子。
用前国家队队友入江的话说,比起最佳状态时,池江“消瘦了许多”。池江璃花子在第五组第三道出发,以26秒32的成绩获得本小组第一,在所有选手中排名第五(比赛不设预决赛),这一成绩达到了她参赛的目标——超过将于10月举行的日本全国大学生锦标赛的参赛标准26秒86。
26秒32比个人最好成绩24秒21慢了两秒多,这是她“初一时的水平”,而池江在短短50米角逐的“最后15米完全没有力气了”。但这场比赛,意义非凡。“比起完赛成绩,我没想到自己能成为小组第一。更重要的是,能以全新的状态重新出发,太美妙了。这是我第二段游泳人生的开始。”
走出泳池的那一刻,池江璃花子眼中闪着泪花,对着泳池鞠躬行礼。没人比她清楚,从谷底爬起是什么滋味,重新出发又意味着什么。
“在最低潮时,我想过去死”
3岁学习游泳,5岁学会四种泳姿;16岁代表日本队出战里约奥运会,并出战七项赛事;18岁在雅加达亚运会一举夺得六枚金牌,成为世界泳坛瞩目的新星……池江璃花子人生的前18年一帆风顺,这份幸运在2019年2月12日戛然而止——池江当天宣布自己被确诊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将停止一切训练比赛专注治疗。
和00后的同龄人一样,池江的社交媒体上写满了最真实的情绪,从宣布病情,到记录此后的点点滴滴。初期的药物治疗,让她痛苦不已,去年3月这么记录道:“与病魔的斗争比想象的还要疲惫数十倍、百倍、千倍”。甚至还有更激烈的情绪——“在最低潮时,我想过去死。和承受这些痛苦相比,死亡也许更舒服一些。”当然,还有说给世界和自己听的鼓励:“有时我也会感到沮丧,但我不会被病魔打败。我会坚持下去,直到我战胜疾病。痛苦终将过去。”以及,简单却有力的一句话:“我不想输。”
在池江最痛苦的时期,整个游泳世界一齐为她送上了祝福。去年7月游泳世锦赛女子100米蝶泳决赛赛后,三位奖牌选手——加拿大籍冠军麦克尼尔、瑞典名将舍斯特伦、季军澳大利亚女选手麦基恩,在颁奖礼上一起向转播镜头伸出双手,她们的掌心上画着爱心,并用英文写道:“池江璃花子,永远不要放弃。”麦基恩说,是舍斯特伦最初提出了这个主意,“我们只是想让池江知道,我们惦记着她,我们爱她、支持她。”
“想让生病的人知道,他们可以如此坚强”
2019日3月开始药物治疗,9月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12月17日,池江璃花子终于出院了。“回想这一年,我遭受了太多痛苦与磨难,但我认为一切的努力都充满意义,接下来我将以积极的姿态继续恢复。”
今年2月11日,池江宣布战胜病魔,并将恢复陆上训练。3月17日,她重返泳池,开始水中训练;近期,又将水中训练的频率从每周三次增至四次。“我活着真是奇迹,我在这里真是奇迹。我从来没有想过‘如果没有生病就好了’。相反,我想的是它教会我的这一切。”今年5月,池江璃花子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手写信中写道:“每一条隧道里,总会找到一条出路。”
回归之路,绝对不轻松。就在7月,池江所在的日本大学游泳队暴发了新冠集中感染事件,幸运的是,她恰好在事件发生前转去俱乐部训练,而不再随学校游泳队训练。成绩大幅退步,也在预料之中。日本大学文理学院体育教授野口智博此前透露:“她游泳的感觉正在逐渐找回,但问题是肌肉量和心肺功能。体力和肌肉力量的下降会超乎我们的想象。”而日本游泳界也传出了她对复出操之过急的声音,反对者们认为,在日本疫情有所抬头的情况下,此时参赛不是最好的方式。
但池江没有畏惧。“回到泳池,游泳让我产生的乐趣,比自己感到的压力更大。”这位20岁的姑娘说:“我想让生病的人知道,他们可以如此坚强。”
作者:吴雨伦
编辑:谷苗
责任编辑:沈雷
来源: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