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简嘉禾一骑绝尘的二青会女子1500米自由泳体校甲组对决相比,山西体育中心游泳馆紧接着上演的男子1500米自由泳体校甲组争夺,则要扣人心悬得多:山东选手程龙在前50米迅速建立优势,却在第一次转身后不久就被天津队的王浩瀚超越,两位小将自此拉开了一场反复上演超越与被超越剧情的好戏,王浩瀚在最后一次转身后疯狂反扑,甚至一度将差距缩小到小半个身位,最终还是遗憾地败下阵来。
与这精彩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看台上的冷清反应——除了出发时并不算热烈的掌声,半小时前还在为接连上演的各项短距离赛事呐喊的观众们,对于眼前的比赛就再也没有什么反馈了。其中或许有没有山西本地选手晋级决赛的缘故,但很难否认的是,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逾15分钟的比赛时间确实有些漫长。这似乎已超越了普通人持续保持注意力的时间,而水里的参赛选手们却无法片刻放松自己的神经。
这或许是游泳世界里最考验运动员心态的运动,也是中国游泳最值得骄傲的项目之一——迄今为止,男子1500米自由泳的世界纪录依旧由孙杨保持,如今距离“神迹”降临的伦敦奥运会过去了七年,中国泳坛在长距离项目中已显露出后继无人的尴尬。随着年龄的渐长,孙杨已无法在如此长的距离上维持竞争力,事业重心不得已向中短距离自由泳项目靠拢。然而有时他依旧需要在长距离赛场露一露脸,以填补中国游泳如今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今夜的这场男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从季军杨子泰起的所有选手,与冠亚军得主的差距均超过12秒。而即便是上演精彩对决的程龙与王浩瀚,也与15分钟大关相去甚远,被邱子傲在上届青运会的夺冠成绩甩开了20秒有余。至于同一年龄的孙杨,早已在罗马世锦赛上游出了14分46秒84,首度站上世界大赛领奖台。
天赋太过耀眼的孙杨或许并非合适的比较对象,而作为国内目前同年龄段最顶尖选手,王浩瀚赛后的自我评价多少说明了一些问题——“我的长距离水平在世界同龄选手中大概处在中等水平”。关于中国在长距离自由泳上的倒退,孙杨的总结是“如今已没有多少孩子愿意吃长距离的苦了”。6岁初入泳池就专攻短距离蛙泳的王浩瀚显然是一个特例,由于爆发力平平,他在教练的劝说下转向长距离发展,但在游泳队中,这位首度参加青运会的小将更多看到的场景却是——“很多人根本坚持不了长距离项目的训练,练了一段时间就转投100米或者200米自由泳。”长距离项目的折磨用简单的数字就能描述:每日下水一年到头从不中断,一周游过的距离接近10万米,因此每次回房休息总会感觉筋疲力尽。王浩瀚很明白,这是一个运动寿命相对较短的项目,多数长距离选手稍有年岁就会如这些年的孙杨那样寻求转型,但耐力与心肺能力远胜过爆发力的他,却只能一路游下去。
另一位山东队选手张锦厚也是一个例外,他专攻长距离并不仅仅因为身体素质更胜任这一项目,更因为自小就从1500米自由泳中找到更大的乐趣。据他的观察,煎熬的训练过程只是身边从事长距离的选手越来越少的部分原因,“从小教练就会根据天赋安排项目,但往往爆发力好的要比耐力好的选手更多。”当然,这一牵扯到人种与概率的问题,张锦厚的结论仍需大量的数据得以证明。而即便抛开仍未证实的概率问题,中国泳坛若能在不远的将来又等来一位如孙杨这般天赋异禀的选手,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长距离自由泳项目在根源上乏人问津的困局也不会就此改变。这自然不会是独属于中国泳坛的现象,只是如今在中国表现得尤为明显。
(本报太原8月14日专电)
作者:谢笑添
编辑:谢笑添
责任编辑:沈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