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和音乐的创造性融合
独立乐评人/唐若甫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迫使上海交响乐团将原本定于浦东户外举行的夏季音乐节开幕音乐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搬到了乐团新厅举行。一台重要的音乐会无意间升格而成为一桩重大文化事件,促成了新厅的试开幕。这数百人浦江两岸大迁徙中,有人打车,有人坐地铁,有人搭上了短驳公交,途径大桥、隧道、摆渡,各路人马仿佛八仙过海一样各显神通。我也身在其中。
虽经舟车劳顿,好在音乐会因移地举办延迟一小时开始,到达新厅后时间仍绰绰有余。大厅里早已人头攒动,秩序井然。拜现代科技之赐,移地举办的信息通过各种社交网络渠道闪电般地传达到终端用户,大众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状况。其中手机通讯占据了资讯传递的绝对主力。在浦东会场,早早就赶到现场,而耳闻目睹了整个移地举办决定的形成和发布。乐团新闻处的员工用手机拟出简短文字,用微信和微博平台公布,其他工作人员用手机协调迁移事宜。在目睹了调度现场手机充电器、充电宝被争抢后,连笔者的手机也有幸被征用了几分钟。
手机的重要性在音乐会前的应急通讯中彰显无遗,而之后在音乐会中亦现至关重要。谭盾全新创作的微信交响乐《隆里格隆》中,观众的手机不再是让音乐厅主办方草木皆兵的不速之客,而是构成作品的一件乐器。扫描二维码后,微信里出现一段近一分钟的预先录制的“隆里格隆”吟唱。观众在谭盾的指挥下,用免提方式播放这段音频,辅以乐团弱奏,营造出时空穿梭之感。此外作品中还有需要观众吟唱的部分,穿插在手机吟唱部分之间。整部作品其实是谭盾为台上台下互动挖空心思精心打造的一出游戏,其中“隆里格隆”的民间素材嫁接地直白有力,竖琴的拨奏恰到好处,音乐本身简单易懂朗朗上口,音乐的表达方式妙趣横生。无奈现场的听众较为拘束,这一力求混乱的互动场面远未如5天前的北京首演,呈现出应有的喜庆效果,作品力度也为此大打折扣。
《隆里格隆》是一部把手机变为乐器的作品,这也符合谭盾在拓展乐器属性方面的无限想象力。考虑到他之前用水、石、纸和垃圾等作为发声装置加入乐团,此番依靠移动设备借助微信播出录音,也是他寻求自我突破的尝试,意欲寻求传统的旋律和身边的科技之间的纽带,让手机超出音乐播放器的功能范畴,而多了更为主观能动的成分。从这点出发,这部作品其实和先前轰动业界的苹果与指挥家兼作曲家艾萨-佩卡·萨洛宁(Esa-Pekka Salonen)联合推出的iPad广告相仿,都为简单的“器物”赋予了“创造”的潜力。
当然,谭盾并不孤独。作曲界对科技和音乐的嫁接早在世纪之交就初有前仆后继的尝试。比如2001年9月2日,在奥地利林茨举行的电子音乐节上,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高兰·莱文(Golan Levin)便创作了一首30分钟的作品,完全借助200名听众的手机铃声的此起彼伏演奏此作。又如2006年10月1日,美国芝加哥小交响乐团的20周年音乐会上,来自印第安纳大学的教授大卫·贝克(David Baker)也写了一部《手机与乐团的小协奏曲》,便是用红绿灯的形式指挥听众用手机尽可能地有规律地发出声音作为音乐的一部分,作为对遍布自然界的“有序”与“混沌”的音乐回应。然而谭盾的微信交响乐较之这些音乐更为考虑周全和复杂,可听性也强得多。
与听众的互动只是这部作品的特色之一。作为向指挥家余隆五十大寿的献礼,作品标题《隆里格隆》巧妙地融入了被题献者的名字,这也是作曲界喜欢把玩的游戏之一。作曲家乐于将自己或别人的姓名标签以字母所组成的动机隐藏在音乐里,比如巴赫的BACH动机,又有肖斯塔科维奇的DSCH动机出现在他的七部作品中,还有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等。谭盾喜欢把被题献者的名字直接嵌入作品标题中,继而在充满玄学的解说后,往往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且有成功先例。
2011年1月21日,时逢男高音普拉西多·多明戈70大寿,庆典音乐会于马德里皇家剧院举行。谭盾应邀为多明戈撰写了一部庆生作品名为《拉西多》(La-Si-Do),便是取自多明戈的名字“普拉西多”蕴含的三个唱名。全曲便用这三个唱名写就而成,配合以乐师的吟唱和行为艺术,初见《隆里格隆》雏形。同年,谭盾将《拉西多》引入国内,作品的三个唱名被赋予了1+1=1和ABC的意义后,引申出某汽车品牌未来、理想、进取的主题,出现在了当年的一个汽车品牌在上海主办的夏季音乐周中。由此可见,同样的音乐可以被赋予全然不同的诠释。今天的庆生作品《隆里格隆》,经过再度包装后也许就是明天的电影主题插曲。
相较于需要进行重度解释的谭盾的近期作品,音乐会上出现的另一部中国作曲家作品则凭借音乐的原始力量直抵人心。陈其钢的《万年欢》的标题取自曲牌名。他同样用了一段中国民间音乐素材,即使通过圆舞曲式的变奏,爵士般的节奏和最后斯特拉文斯基的音型切变,都无法掩饰音乐包含着的不可自拔的凄楚和无可救药的凋零。相较于之前陈作大多的矫揉造作或缺乏人文关怀,这部作品以动态的思想转变描写静止的内心世界,即使仅有标题的只言片语,我也能感觉得到被风干的眼泪和被埋葬的悲悯,真真切切。
谭盾和陈其钢,这两位代表华人最高音乐创作水准的作曲家,在他们的最新委约作品中,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和音乐取向,为这台别开生面的开幕树立了趣味和立意的双重典范。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