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曾任教于武汉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主要从事书法技法教学、书法史研究。发表专业论文 40余篇,著有《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书法谈丛》《字里书外》《极简中国书法史》《古今同观》等。《文汇学人》近日采访了这位书法史学者,请他谈谈汉字的书写如何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这一特点又怎样通过制度延续,以及如何看待书法创新,和书法在今天的普及。
刘涛:历史上的一些书法世家,后辈之于前辈,有的是继承后的超越,有的仅是沿袭。以王羲之家族为例,这两种情况都有。王献之学父亲的书法,但字更为妍媚。在书法体势上,王献之用草书的连绵笔势写行书,这种行草的写法,是对王羲之行草书的超越。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也很有名,但他只是继承了王书的“家法”。
我认为,在书法史上,没有哪位书家能对书法进行全面的创新。即使那些后人视为 “创新”开派的古代书家,他的字亦非全新。以王羲之为例,如果看看东汉、曹魏、东吴、西晋的书迹就可知道,他的楷书、今草、行书都有继承的一面,是“弥缝旧物”的继承,只是不被后人注意而已。他的贡献是完成了那个时代草书、行书和楷书书法的革新。清代书画家金农写的“漆书”,横向笔画粗、纵向笔画细,当时被视为前无古人的创新。但后来我们发现,在出土的汉简里就有这种字体,还是“前有古人”。
王羲之《兰亭序》
居延汉简
回顾书法史不难发现,“变古制今”的书家寥若晨星,多数书家是风从时尚的继承者、追随者。其实,模仿高手也能跻身艺林。米友仁书法与父亲米芾相似,也是典型的继承型书家。
书法艺术的发展,一直依仗“继承”和“变革”而前行,两者相互依存。我们知道,每一变革而出的新面,都需要许多继承者的巩固发扬,继承到了僵化的地步,又生变革,如此往复不穷。
作者:单颖文
编辑:单颖文
责任编辑:任思蕴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