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增订版)》 (葛兆光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5月)
本书的主题是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初编主要讨论现代西方新理论和新方法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的应用可能性,并讨论考古发现、图像、地图等一手资源是如何成为研究思想史的材料的;二编将思想史研究的视野放入更大的社会文化史坐标系中,力图为读者们展示不同研究视域下思想史的不同面貌。三编围绕一些海外中国研究名著的阅读展开,通过对这些论著的批评性考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学界的不足和长处,并将对自我的审视放入更广阔的学术坐标系中,做了解“国际行情”的“中国学问”。
《国家与文明的起源》([美]埃尔曼·塞维斯 著,龚辛、郭璐莎、陈力子 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5月)
本书建立游群、部落、酋邦和国家四阶段的社会进化模式,讨论了国家和早期文明起源的一般性轨迹和社会复杂化的动因。首先作者对文明和国家的概念进行了科学定义,回顾了各种文明起源的理论。然后对平等社会向等级社会过渡以及权力的制度化进行了探讨,并对酋邦的概念进行了全面的陈述。接下来介绍了五个现代国家形成的民族志案例和六个古代文明形成的考古学案例,然后是对各种理论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评价和小结。
《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周濂 著,上海三联书店,2019年4月)
“打开”这本书,为我们开启了一趟2500年西方哲学精髓探险之旅。这部西方哲学史,并不强求面面俱到,而是有所侧重,萃其精要,简略处一跃千年,精华的地方则绝不吝惜笔墨,把西方哲学的骨骼精髓抽取出来,构建成一个2500年西方哲学的完满骨架。而幽默风趣、“说人话”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例子,以及无数哲人的思想、人生,还有——八卦,则是它的肌肉、皮肤和流动的血液。作者将哲学从纯粹思辨层面的高空精神体操,拉回到与我们柴米油盐的现实生活、我们活生生的生命体验密切相连的粗糙地面,让人在刺激之外也倍感亲切。
编辑:陈瑜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