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现在大家越来越依赖微信进行沟通联系,对于电子邮件的依赖程度不像以往那样深了。那么,email会消失吗?——
1971年,美国计算机工程师雷蒙德·汤姆林森在阿帕网上发出了第一封email,因为没有显示器、触摸屏,当时的收件终端还连着一台打印机。这意味着,第一封email是打印出来看到的。“@”作为邮箱地址标示也是汤姆林森首创,尽管在1980年代,一些服务商用过“!”或“%”来代替“@”。
现在人们习以为常的email功能在1970年代末已经成型,但直到19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email才得以普及。大家还记得汤姆·汉克斯、梅格·瑞恩主演的电影《电子情书》,或者小甜甜那首“email my heart”吗?上个世纪末,电子邮件的流行多少带了点浪漫和时尚的气息。
汤姆·汉克斯、梅格·瑞恩主演的电影《电子情书》,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在现实里互不相让,在网络上却成为最佳笔友的爱情故事。
事实上,进入新世纪以来,电子邮件在通信领域的份额已大大缩小。今天有太多的实时通讯平台,包括Snapchat、Facebook、Instagram、Viber、Skype以及最普通的短信。我们可以从电脑、键盘中解放出来,动动手指按按智能手机就能上网。
如果说“收件通知”是上一个噩梦的话,“推送通知”便是紧跟着的那个深渊。一旦启用应用程序,不管是告知你午餐热量还是《纽约时报》上的新闻,商家自有招数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用震动、铃声直接定位到人、瞄准口袋里的手机屏幕……企业迎来巨大商机的同时,也给手机用户带来无尽的骚扰。对此,Slack公司公布了“不打扰”功能———除非用户去查看,不然通知就暂存在一个通道内,并不到达手机。而这,不就是email么?!
几十年来,email的持久生命力并不光靠运气,它也在不断进步———垃圾邮件过滤器已经相当成熟,Gmail之前还推出了智能回复功能。不仅如此,服务商们致力于通过机器学习,希望实现邮件的优先级排序,这并非易事,要知道全球每天发送的email有数千亿,年均总量达75兆,3年后的年均总量将达90兆。
电子邮件的竞争对手们也在推送通知,同样令人生厌,而且从理论上来说,这些信息交换方式的出现多少减轻了email的负担。雷蒙德·汤姆林森坚持认为技术无罪,他说:“email有一天可能更名或者嵌入其他应用程序里,但不会消失,总有一个地方可以安放它。”
作者:荏山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任思蕴
来源:综合编译自英文网站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