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其他都很好,只是性格软弱”“我的孩子只是性格内向,没有什么问题”……这是我在青少年心理咨询过程中经常会听到的家长的话。即便医院有明确诊断,家长也常常会抗拒承认自己的孩子心理发生问题,甚至会拒绝带孩子就医和咨询。
正是在青少年群体和成年人群体中的心理问题污名化,导致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有可能导致孩子的问题更加严重。
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常常遭遇“刻板印象”
在心理学上,心理问题污名化现象是指人们将某些心理问题归因于个人,导致当事人在社会上信誉受损的观念。这是一个涉及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复杂概念,常表现为人们对心理问题的刻板印象,以及对有心理问题的人具有偏见和歧视。
心理问题污名化有时是当事人故意进行或在潜意识层面进行的。如人们认为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青少年在课堂上会制造麻烦,这就是人们的刻板印象;偏见则体现为对具有心理问题的群体会产生负面情绪,如青少年和成人不想和一个抑郁症患者交朋友;而歧视则更多表现为基于自身偏见对某一群体产生排斥行为,如青少年不会邀请患有焦虑症的人参加学习小组。
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来说,其成长过程中周围群体普遍存在着心理污名化现象,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如青少年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同龄人普遍持有负面刻板印象。
我在心理咨询和调研中发现,心理问题的一些症状在10至15岁的青少年中通常被描述为“罕见的”和“奇怪的”。就青少年对存在不同类型心理问题的同龄人的态度来说,往往认为他们是存在危险的、不可预测的,会认为这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同龄人“是软弱无能的”。如青少年在评价抑郁症和多动症患者时,相较于其他生理病状,更容易认为这些人具有滋事和暴力倾向。存在心理障碍的青少年受到偏见的对待相较于其他人来说明显更多,面对有心理问题的同龄人,青少年更容易出现愤怒、恐惧等情感。
有些青少年的父母和成人(如老师)亦存在心理污名化现象,我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当学校或心理咨询师告知父母其孩子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时,他们的反应也经常是否认、愤怒、恐惧和惊慌失措的。由此可见,心理问题的污名化现象在青少年群体和学校、家庭中广泛存在。那些被认为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常常遭受排斥和负面反应。
青少年为什么会对有心理问题的同龄人污名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人们之所以会出现对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污名化现象,在于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青少年对具有心理问题的同龄人污名化可能产生在更早的儿童时期,如发展性人际理论(DIT)就认为,人们可能在生命早期阶段就存在产生污名现象的可能性。儿童会在诸多内部与外部驱动的作用下,为各种特定群体赋予意义与情感价值。儿童和青少年受他人归因的影响,可能内化父母及其他重要人物的信念与情感反应方式,心理学家已经观察到子女与父母在对待群体态度方面的相似性。如果父母对某些存在心理问题的人进行污名化,儿童很有可能习得父母的态度。
有时隐性归因也会引导儿童和青少年形成对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的刻板印象与偏见。比如在某些情境下,如果青少年观察到某些特征或属性(如“危险性”)与特定群体(如患有心理问题的人)同时出现,就会强化他们的观念,认为具有心理问题的人会带来危险。其实这些现象和情境在生活中很常见。例如,儿童媒体(如迪士尼电影、卡通、动漫或游戏)中对心理疾病患者的描绘通常是贬损性的,表现为具有敌意或暴力倾向的角色,常常遭受到他人的排斥和蔑视。这种负面描绘不仅强化了儿童对患有心理问题者的刻板印象,还潜移默化地将这些负面特征与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联系在一起,导致他们在与患有心理问题的人交往时持有负面预期。
心理问题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
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广泛宣传和普及,公众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了更多科学的认识,但在现实中仍然普遍存在将心理疾病与软弱混为一谈的现象。这种观念可能会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阻碍他们寻求真正有效的帮助。为此,我们有必要理解青少年心理问题并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一种真实的心理生病现象。
首先需要澄清一个关键概念,即心理疾病是一种病理现象。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在内的心理问题,已经被广泛接受为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具有明确的症状和诊断标准。这意味着它们不是简单的情绪低落或不能应对压力,而是一种需要认真对待并治疗的心理疾病。尤其是这些心理问题背后的生物因素,在心理问题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研究表明许多心理问题与遗传、荷尔蒙失衡、五羟色胺分泌水平和脑部受损等生物因素有关。这意味着,当青少年面临心理问题时,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他们生物学上的易感性,而非他们自身的性格。对于家长、学校和同伴来说,还需注意心理疾病与应对策略、心理韧性以及环境支持系统之间的微妙平衡。人们可能通过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心理韧性来应对压力,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方法可能不足以预防或消除心理疾病。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重要的是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变化并及时发现青少年心理问题,鼓励他们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多措并举,营造更包容的氛围
为了降低青少年心理问题污名化现象,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多措并举。
首先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知识宣传,改变大众尤其是父母、同伴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青少年的不合理认识。随着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了解,各方要联手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逐步消除公众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对于青少年而言,适当的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与心理疾病相关的污名。例如,通过介绍真实生动的个案,让青少年了解患有心理问题的人的日常生活和挑战,而不是将他们刻板化为负面角色。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设置相关课程或活动,让青少年在学校和课堂环境中直接参与了解和讨论心理健康问题。要让更多人理解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同时让青少年更愿意寻求专业帮助,助力他们走向幸福的未来。
其次,应减少人们在社会情境中对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的标签化。社会情境也会在青少年对心理问题标签的理解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学校、家庭或社区应共同努力,谨慎使用关于心理问题的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标签,避免隐性的、不合理的心理健康知识反复呈现。家庭环境和父母态度也是其中的关键,父母要与青少年正面沟通,传播正确的信息。
第三,可以设计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轻与心理问题相关的刻板印象和偏见,促进形成一种更包容和支持的氛围。如在学校教育中改变固有观念,提高各年龄段青少年对心理问题的认知水平。还可以制订具体的干预策略来减轻或消除污名化观念,如通过团体对话、家长会、心理班会,直接开展引导教育。
作者:马前广(作者为华东政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教授)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