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上海静安
全球首发的1.5米高雕塑,室内外奇奇蒂蒂大型艺术装置,室外二楼米奇巨型艺术装置......这两天,全新多维体验艺术空间 artelli x 小泉悟上海首展落地张园,成为上海城中热门打卡新去处,吸引不少市民参观。不止是艺术首展,大量高端奢侈品牌的入驻也让这里成为潮人集合地,深受年轻人喜爱。
张园曾是著名的私家花园,晚晴时期曾有大量进步人士在此交流。到了近代,这里发展为石库门形式的里弄街坊,其历史演变反映了上海甚至中国近代城市风貌变迁的人文历史,可谓上海城市记忆的实物标本。
如今,以张园为代表的保护性改造城市更新项目,正在让“海上第一名园”重焕生机,为城市生活注入新内涵。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曹永康教授介绍,在张园的总体设计中,张园将被打造成集商、旅、文为一体的地标性区域,提升其商务能级,增强文化特色。张园的更新,体现了上海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思路:城市更新并非物理空间的简单翻新,而是对生活品质的提升,追求收益最大化的产业结构调整。
昨天(6月13日)《上海都市圈发展报告》最新成果——《上海都市圈发展报告·第四辑 城市更新》在沪发布。该书聚焦上海都市圈空间范围内的重大发展问题,具有现实价值、学理价值和文献价值,迄今为止已成功发布空间结构、同城化、现代产业体系三大主题成果。第四辑从城市更新的角度,讨论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的整治、改善及优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同日举行的第二届上海都市圈发展研讨会上,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们就如何更好进行可持续城市更新进行探讨。
更合理的空间布局、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更有活力的产业结构
在专家们看来,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从增量时代转型到存量时代的重要标志,尤其对上海这样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现代化大都市而言,更是如此。城市更新就像机器折旧,是城市折旧的重置。“当然,它们并非简单的重置,而是嵌入形态、内容与功能的改变、提升和优化的重置。”《上海都市圈发展报告》主编、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陈宪说。
在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研究员看来,城市更新严格意义上是内城的更新,而内城本身又具有空间密度高、市场和人员关系复杂、城区新旧更替频繁等特征。在经济社会层面需求变化和制度组织层面多元主体推动下,城市更新不仅聚焦于改善居民生活状况,更要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追求收益最大化的产业结构调整,而这要求充分考虑动迁的复杂性、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
“城市更新的原则是要以中心城区详细深入分析为基础,准确把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抓住变化的机遇。其次,它要通盘考虑统筹兼顾,使城市更新同时适应物理结构、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和环境条件的任务。城市更新并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改造,也不仅仅是社会结构的调整,也不仅仅是经济基础的重造和环境条件的改善,它是综合性的。”周振华建议,要制定和实施一项全面和综合的战略,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平衡、有序和积极”的方式解决其中的问题。他特别提到,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要鼓励居民的积极参与,使所有具有合法权益的利益相关方尽可能充分参与和合作,寻求确保达成共识。
“可能很少会有像‘城市更新’这样的领域,会引起如此多学科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上海都市圈发展报告》副主编、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赟赟认为,建筑规划师、公共管理学者、历史文化学者和经济学者四个视角来看城市更新,往往会得到不同的感受。“在一个城市更新项目中,规划师可能谈到如何将绿色生态融入我们的生活空间,然后建筑师会关心如何通过拼贴材料来体现建筑细部的精美,公共管理学者强调柔性管理、公众参与。”王赟赟说。以伦敦国王十字街区为例,这里曾经因工业化而繁荣,也因工业化而衰落。后来在它的更新过程中,开发商特别注重和当地居民、学校和政府合作,建立了一个培训中心帮助当地的居民就业。“这便是城市更新中社区联动的代表。”
当然,谈到城市更新,不能不关注经济活动。从经济活动的视角看,城市更新的主线是人居和产业的关系。“在国内,杨浦工业区的更新案例则是人居和产业融合的代表。”王赟赟分析,杨浦从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转型,先后有了大学科技园、长阳创谷以及烟草公司仓库改造出来的网红打卡地——绿之丘。绿之丘既有内部的办公商务功能,也有外部的休闲娱乐功能,可以说人居和产业有了融合。
图为杨浦滨江
他认为,从最早的人居和产业混合,到后来的建立园区,人居和产业适度分离,再到现在所谈的产城人融合,城市更新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但始终以满足人们需求为最终目标,从大拆大建到以人为本,从政府主导到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城市更新正不断向更合理的空间布局、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更有活力的城市经济优化和调整。
历史文化传承,不等同于博物馆形碎片化展示
“我们面对一个城市更新项目的时候,往往品味的是它的故事。尽管城市更新的具象可能呈现在建筑、景观、街区,但是它的内在是文化。”王赟赟的观点也是许多城市更新领域专家的心声。
如何在在城市更新当中如何保持历史文化的传承?在学者眼中,这是一个国际性难题。一方面,大拆大建无疑会毁坏历史文化建筑,而另一方面,单一的修缮和保护不仅斥资巨大,后期也很难实现商业化盈利和升级。
以巴黎为例,它保留了原先的历史文化街区,通过新开辟一个中心城区的方式维系新旧平衡。但在周振华看来,这其实是比较消极的处理方式。
“城市更新不只是简单的街区翻新,不能只保留建筑的物理形态,而应在城市生活品质层面进行思考。”作为一名城市文化研究者,上海社科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包亚明研究员认为,城市叙事是保存城市文化的重要方式,不同于博物馆式的碎片化展示,通过描述、摘录、观察等方式,更容易使人们产生对于城市的凝聚力。“城市更新是复杂的城市空间中各种力量博弈的过程。”包亚明谈到,城市空间多样性、城市记忆的丰富性、城市文化的独特性,都要求城市更新呈现目标综合化、对象全面化、方式可持续和主体多元化。
有哪些国内优秀案例可以提供借鉴和思考?王赟赟举例,比如广州永庆坊通过对当地骑楼、李小龙祖居原样的修缮,保留了原先粤剧、曲艺、武术、医药的文化元素。再如,成都太古里广东会馆(又称南华宫),始建于民国初年,原先是民国时期广东人在成都玩耍、聚会、听粤剧的会堂。太古里在开发的过程中最大化保留并发挥了广东会馆的公共开放及聚会功能,并紧扣成都市民的公共生活以及现代艺术,成为可举办中国戏曲、歌剧、时装表演、音乐艺术表演、文化艺术展示等各类文化展览和社区活动的多功能活动场地。这里不仅延续了城市历史和文脉,同时还演绎着时尚风采与魅力,真正实现了承载着厚重文化的传统建筑“活在当下”。
作者:吴金娇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