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1)是“六一”国际儿童节。而,在家长群中,不少人早从一周前就开始头疼——该如何陪孩子玩,度过愉快的一天呢?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家长晒出“节日计划”:给孩子买一个玩具,或者带孩子美美吃一顿,全家一起外出露营……
要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们唯一的“专业”。当不少学龄儿童家长为孩子的学业而焦虑时,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却在为如何带孩子玩而苦恼。不少“不会玩”的家长,动辄会为孩子购买昂贵的玩具,由此填补内心的愧疚。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刘俊升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儿时一些所谓益智的建构类玩具玩的得多的孩子,升入小学三四年级后,在学校的综合表现上未必表现出优势。
不少专家也给出育儿提示:带着孩子好好玩,心态很重要,建议家长首先要摒弃让孩子玩得“有收获”的功利心,给孩子时间“留白”,他们才能玩得尽兴,享受童年本该有的欢愉时光。
玩得“有收获”?
功利心下亲子玩不起来了
动辄上千元的乐高、进口益智类桌游、数不清的各类电光类工程车……在三岁男孩可乐的家里,琳琅满目的玩具从房间的柜子上堆到地上。妈妈简单算一算,每个月单是为孩子买玩具,少则花几百块,多则要大几千。然而,在她这样的80后、90后家长眼中,这些钱花得十分值得,“大家都知道,会玩的孩子才聪明,这不是在给孩子买玩具,是在投资孩子的智力发育”。
涵涵爸爸也是愿意用玩具堆满孩子童年的80后。有一天,他在整理数百件孩子的玩具时突然发现,这些玩具都可以简单归为同一类——开发智力类玩具。这也让他开始思考,这“同一类”玩具真的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游戏环境吗?还是满足了家长的“功利心”?涵涵爸爸回忆说,其实很多玩具买回来后,女儿玩上一两天就没兴趣了,她最爱的,还是下雨天去踩水、在沙坑里挖沙子,“我向往和孩子玩游戏时的轻松感,但是真带孩子出门了,却发现自己想的却是如何让她玩得有收获”。
很多80后、90后家长本身就是在培训班中度过他们的课余时光的,当他们成为家长时,如何带着孩子玩,却成了一道难题。家长寄希望于在孩子玩耍的时间也要“有收获”,这样一来,他们带着孩子就更不会玩了。
“玩其实就是幼儿主动增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大脑神经受到外界的刺激形成脑区反射。”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麒表示,幼儿玩的方式越多,获得的感觉发展的通道越多,情绪和动作控制能力发展越好,同时,孩子的自信心和效能感也能得以提升。而这些收获往往都是家长看不到的,这也是为何带孩子玩会成为让一些家长焦虑的难题。
“每一代孩子都有自己的游戏和玩法,但儿童对于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世界的原动力,作为天性是没有区别的。”在上海市特级园长、中国福利会托儿所所长方玥看来,父辈、祖辈小时候玩具和游戏资源相对匮乏,家长的关注度较低,孩子游戏而且往往是就着地上的青砖、一根橡皮筋、一块布就能玩起来,自主的玩,有创造性的玩。如今各类资源丰富,不仅有种类繁多的玩具,还有各类游乐园等游戏场所,年轻家长都很关注陪同孩子一起游戏的育儿观念,这都是好事。但是相比,孩子在游戏中的主动性、自主意识相对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比起高价玩具,
不少传统游戏更有益
从教多年,上海中学信息科技教研组长、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教练毛黎莉接触过不少“牛娃”,她观察到,这些聪明的学生几乎儿时都有丰富的“游戏”经历,有些“游戏”爱好甚至持续至高中、大学。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拆装东西,有的喜欢乐高和机器人,还有的小时候就喜欢养虫子、切豆子等。长大后,他们将儿时游戏中的知识图谱不断升华、迁移,变成了高中阶段专业课题选择的起点和依据。
但是,如何科学地玩,很有讲究。刘俊升表示,孩子在“玩”中能获得两个维度的成长。一是游戏的复杂程度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另外一个常常被忽略的是游戏中与小伙伴一起玩耍,这是孩子社会性交往的重要渠道。“儿童自主玩耍越少,自主玩耍带来的想象、社交以及友谊也越少。因为,与小伙伴一起自主玩耍需要交流、争论、协商和妥协,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刘俊升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传统的游戏方式在社会属性上有更大优势的原因。
再如角色扮演类游戏,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符号加工能力不断提升。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类能力对于孩子长大后识别他人情绪和意图很有帮助。而孩子在扮演角色时体验的情绪,也是他们心中想法的投射。比如孩子扮演爸爸凶宝宝,很多时候也是现实生活中一种情绪的释放。
家长要懂得放手,
给孩子的时间“留白”
“其实,‘学’和‘玩’在本质上是一件事。”毛黎莉说,儿童通过“玩”可以获得粗浅的方法论,这些都是他们在游戏中亲身经历并收获的一手宝贵经验。在这一点上,刘俊升深感认同。他表示,眼下部分家长对于“学习”的认识过于狭隘,认为只有语数外等学科学习才最重要的,实际上,儿童从玩耍、游戏中获得的能力提升一点也不少。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多位受访专家均提及,要鼓励孩子玩好,就要懂得给孩子“留白”。方玥表示,家长在陪伴孩子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全情投入陪着一起“疯”;或者当看到孩子自主创造、游戏时,不要过多地干预或者打断孩子游戏的过程。懂得放手的家长,更是可以给孩子更多与小伙伴一同玩耍的机会,给孩子时间“留白”。
此外,方玥也提及,如今孩子也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新的特点,他们是“数字化原住民”,对于游戏的定义与传统父辈并不一样。他们天生拥抱新技术,对数字设备、网络媒体、多元信息十分敏感和擅长。对于家长和教育者来说,也需要有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心态。
作者:张鹏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