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点半,黄浦区回民小学不大的校园里,一派热闹景象。完成了作业的孩子们,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开启“430快乐社团”。操场上,四年级学生兴高采烈地舞龙舞狮;音乐教室内,三年级学生和着节拍挥动鼓槌;茶艺室里,一年级学生听老师讲解我国各个民族不同的茶文化……
作为上海的一项民心工程,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程如今已进入全面推行的第三年。作业辅导、兴趣拓展、爱心看护——“三段式”的课后服务不仅破解了很多家长的“三点半接送难题”,更是通过“5+2”(每周5天、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形式,让学生们在课后找到更多兴趣所在的同时,探索创新学习的新时空。据统计,沪上家长对这项民心工程的满意度超过90%。
因地制宜,传统文化浸润课后服务
每天的15:00-17:00,是传统十二时辰中的申时,随着“双减”落地,“申时校园”也成为沪上中小学校园里最热闹的时刻。
地处豫园老城厢的黄浦区回民小学,只有11个班、236名学生。可其中不仅有30多个少数民族学生,还有超过六成的生源来自外省市。面对这一情形,如何让学校的“430快乐社团”满足不同学生的“胃口”?
校长杨洁慧选择以传统文化为突破口。充分利用近水楼台的优势,学校积极挖掘周边城隍庙非遗公益项目的资源,近年来先后开发、引进了茶艺、舞龙舞狮、踩高跷、绒绣、掐丝珐琅、面塑等30多个特色课程项目,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后两小时参加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
同样是打鼓,回民小学的“咚咚鼓韵”社团就在中国鼓的基础上,加入各民族不同的鼓种,还会不定期邀请相关非遗艺人进校表演、开讲座,让学生不仅有技艺上的提升,还能感受到各民族不同文化的浸润,帮助他们从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一所围棋特色学校,浦东新区上南二村小学的课后服务中,最近又多了一堂颇受孩子们欢迎的围棋文化课。孩子们通过学习围棋历史,了解围棋的起源、围棋外交,以及历史上与围棋有关的人物或高光时刻,诵读有关围棋的诗词,感受古今名人笔下的棋礼、棋品,体会“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的人生哲理。生动的小故事、趣味的小游戏以及充满挑战的“棋”思妙想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对围棋的浓厚兴趣。
愿留尽留,参与学生数不断攀升
2021年下半年起,上海的课后服务从小学向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延伸。目前,全市小学和初中学校均已实现“5+2”“作业辅导+素质活动”相结合的课后服务全覆盖,学生愿留尽留全覆盖,参加学生数已超过133万人。
在地处上海市郊的金山区张堰小学,“三段式”课后服务如今有了因地制宜的延伸。原来,考虑到学校有半数以上的家长都是外来务工者,工作时间相对较长,不少家长会早早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就根据这些学生的到校时间提前开门,还专门安排了体育老师,带领他们参加体育锻炼。
本学期以来,张堰小学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人数节节攀升。不仅作业辅导和兴趣课程的参与率达到了100%,就连最后一档爱心晚看护的参与人数,也从上学期的10多人增加到如今的30多人。
张堰小学校长施慧丽介绍,在帮助每个孩子尽力完成当天作业之余,为了让他们能有更好的课后体验,学校除了开设更多兴趣拓展类课程,还和附近的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结对,邀请该校大学生作为“志愿导师”加入到课后服务中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磨合,如今孩子们和不少大学生导师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打破围墙,拓展校外课后育人空间
在推进课后服务的过程中,不少沪上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如何利用好“5+2”这段黄金时间,在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和专长的同时,为素质教育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做更多“加法”。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奉贤实验小学校长何超英最近没少往一街之隔的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跑。在她的积极争取下,本学期学校的课后服务中再添一档重磅课程“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课程的师资团队非常强大,不仅有上师大的博士团队,还有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与上海天文台的专家、科普作家。授课形式上,除了30分钟专题讲座、主题微课、互动实践等,最让孩子们兴奋的,莫过于即将到来的观星体验。“我们会结合课程进度,让专家带着孩子们到学校附近的海滩,通过天文望远镜等专业设备开展实地观测,在他们心中埋下热爱科学的种子。”
长宁区绿苑小学的孩子们,上周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来到学校附近的社区绿园八村,用在社区里捡来的落叶和超轻黏土手工制作了绿孔雀。“绿孔雀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原生孔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儿童绘本作家徐美玲的讲解中,不少学生深深感受到保护本土物种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借助绿园八村绿八社区生境花园、空中花园等自然场地,绿苑小学和社区联手打造了一张“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课程表”,每周三下午,三、四年级的学生都能走出校园,在社区里上一堂自然课。“在学校场地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把课后育人空间拓展到校外,依托社区独有的地理环境优势,再结合学校特色课程形成社区项目化学习内容,探索课后服务发展的新路径。”绿苑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冯洁说。
作者:王星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