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七宝镇党群服务中心人头攒动,“七宝童心圆”家校社协同育人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的协“童”成长主题课程吸引了不少家长慕名前来。
上海开放大学副教授、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级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姚爱芳为家长们带来了“家校好沟通,携手共育人”的主题分享。姚爱芳结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或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公共事件,与家长们共同探讨家校一家,合力育人,如何共识、共育、共赢?家庭和学校如何各司其职、各有侧重?以及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家校沟通中的技巧和常见误区等。
大屏幕上,一张“我们离一个失败的家长有多远?”的表格引起了家长们的讨论。表格里列举出了失败家长的20种行为,诸如“当众批评孩子”“夸大孩子的缺点”“总想探视孩子的隐私”“说理不做理,重言教轻身教”……家长们对照自查,若有所思,日常生活里被忽视的习惯或是不经意的一句话都有可能伤害过孩子。
专家倾囊相授,家长们也是有备而来。活动现场家长们纷纷抛出问题,“如何与学校更好地沟通?”“如何在生活中实施家校社协同育人?”“如何帮助孩子释放压力、疏导情绪?”“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等等。姚老师耐心细致,一一做了解答,并建议主办方后续针对家长的提问,安排系列讲座,助力家长终身学习。除了面面相授,活动还开通了视频直播便利更多家长收看参与。
在姚爱芳看来,家校社协同育人应达成“理念一致、目标一致、方向一致、步调一致”的共识;建立“相互信任、尊重、沟通、共情”的共育目标;实现“人心、孩子和未来”的三方共赢。她还提出,家校社协同育人应该各有侧重,各司其职:家庭生活育人,侧重人格养成和品德塑造;学校传道授业解惑,培养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社会育人靠氛围,成人努力做好榜样示范,社会保持风清气正。
姚爱芳坦言,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人,现在大多数家长对主体责任的认知还停留在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上,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精神需求,例如心理养护、体育锻炼、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等方面,其实家长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主动协同学校教育、引导子女体验社会。她建议,家长和学校的沟通重点可以放在“学业、手机、亲子关系、同伴交往”这四大方面,重点帮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亲子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今年1月,教育部等13部门又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在协同育人中的各自职责定位及相互协调机制。七宝镇在闵行区首次推出“童心圆”家校社协同育人项目,并列入2023年镇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希望通过实体化、清单化运作,促进“家校社”互联互动、共建共享,构建具有七宝特色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崭新格局。为更好地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七宝镇推出五育并举十大项目,协“童”成长项目是其中之一。
协“童”成长项目包括引导家庭学习亲子沟通技巧,开展亲子沟通讲座、心理专题讲座,利用未保站团队资源心理疏导青少年心理健康;结合招生季、开学季,开展校长论坛、讲座咨询,以缓解家庭社会的焦虑情绪;通过编撰育苗宝典、家长学校指导手册等,让有需求的家庭更科学、全面地了解学校生活,更正确地开展家庭教育,以达到指导家庭共同学习,协“童”成长,携手育人的目的。
作者:王星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