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行车维修与机械传动、中国传统工艺鲁班锁的制作,到3D设计与输出、工艺品设计与激光特种加工,再到智能机器人控制、人机交互设计,在华东理工大学工程创新实践中心(以下简称“工创中心”),学生不仅能够通过创意劳动课程能学会“做好一把小锤子”的传统技艺,还可以制作3D打印模型以及激光内雕、牛角件等工艺品,更可零距离接触企业数字化生产线和智能机器人,领略智能制造的科技魅力。
作为面向全校开放的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基地,位于奉贤校区实验八楼的工创中心,近年来按下了转型升级的“快进键”。这个由传统制造、数控加工、机器人实验室、数字化制造平台、智能制造综合实训平台以及产教融合数字技术创新实践基地等多个模块组成的基地,正成为学生实践创新的宝藏之地。
校企协同,打造沉浸式实训新体验
“输入程序,点击运行……”数控云实验室里,在工创中心严莹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开启了一场场“沉浸式”数控虚拟仿真实践体验之旅。在智能数控云仿真平台上,同学们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学习了解数控机床的结构,通过对工件加工全过程的模拟操作,验证加工工艺的可行性、程序运行的可靠性、操作规程的安全性。在仿真系统中,机床动作非常逼真,同学们犹如置身真实的加工场景。
据介绍,工创中心智能数控云仿真平台的建设,主要得益于上海巅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捐赠的31套智能制造云端数控实训平台。这些设备主要用于数控加工课程,通过虚实结合,开展数控实践教学。“我们通过数控模拟加工与机床操作实践,虚实结合,实现安全、高效地学和练。”材料学院本科生蔡舒心同学说。
图片说明:智能制造综合实训平台
此外,工创中心还先后引入了华为、科大讯飞、微软、西门子等信息智能领域的优质企业资源,并与相关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设了3个创新实验室。同时,工创中心通过制定开放共享管理制度,推进创新实验室开放共享,搭建学科交叉实践平台,服务师生开展创新实践。
正是基于校企协同的基础性硬核支撑,工创中心迎来了“科技感”的全面升级,并同步实现了教学内涵的升级。
激趣赋能,建设创意劳动课程群
工创中心教师团队研发出一系列创意劳动课程,让同学们体验过后总是意犹未尽。
“课程内容既有前沿科技,又有文化传承,核心目的就是践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大国工匠精神。”工创中心熊焰老师介绍说,除了“工程创新与智能实践”等必修课程外,工创中心作为学校的劳动教育平台之一,还积极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有机融合。这个创意劳动课程群由工创中心老师自主开发,经过教案编制、专家评审、课程样品制作以及邀请校内外专家专题研讨等环节,并对课程内容、安全性、课时安排等进行论证,再经过试运行,目前已有14门课程全面上线运行。
图片说明:华理学子参加第十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创新与实践能力大赛
实用又有趣的创意劳动课程之外,工创中心还一直承办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创意劳动大赛。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潜力股”经过大赛的淬炼变成了“实力派”,斯特林电动车项目团队就是其中之一。
在获得学校第二届创意劳动大赛一等奖后,斯特林电动车项目团队在教务处和双创中心的支持下,经过工创中心的指导培育,又获得了第十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生物质能电动车赛项特等奖(排名第一)。
“创意劳动大赛给了我用专业知识提升劳动能力的尝试,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拓展了知识边界,提升了实践与创新能力。”团队成员陈鹏屹说。
科研哺教,用活人才培养“蓄水池”
打破学科“围墙”,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聚力搭建人才培养的“蓄水池”,这是工创中心正在探索推进的一项工作。
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兼工创中心主任刘金库率先作出尝试。
刘金库教授结合工创中心的课程特色和育人需求,开发了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并获批2021年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即将推出的“金属腐蚀与科学防护”这门劳动实践课程,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让同学们了解金属腐蚀的现状,掌握腐蚀发生的原因以及科学防护的原理;通过线下实践操作,掌握基本的金属腐蚀科学防护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安全与防护意识。
图片说明:王慧锋指导工创中心建设并与老师们合影
“我们迫切希望把更多的科技前沿成果引入课堂,把科学研究的密度转化为教学创新的浓度,共同推动学校新工科建设,助力高水平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刘金库表示,除了工创中心自身的师资力量外,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教师通过提炼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拓展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
作者:吴金娇 通讯员潘聪聪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姜澎
图片:华东理工大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