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火遍全网,作为创造“奇迹”的人,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在全球声名鹊起。八岁学会编程,在斯坦福大学主修计算机科学,大二退学创业一举获得3000万美元的风投……这些传奇经历,使得他被描述为又一个天才式科技人物。
在教育界,随着ChatGPT“出圈”,关于创新人才的讨论热情再次被点燃:中国的校园里能否培养出下一个山姆·阿尔特曼?(本报2月5日第三版、10日第二版、11日第二版“热点聚焦”连续刊登报道《ChatGPT火热“出圈”,我们如何应对新挑战》《人类迎来与AI列车“擦肩时刻”了吗》《ChatGPT会取代法官断案吗》)
人工智能时代步步逼近,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转型,创新人才培养更是刻不容缓。就在不久之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曾在出席一次论坛时“发问”:名校可以轻松收获一名高分生,却很难录取一名会创新的学生,这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创新教育研究中心刘坚教授则在一场演讲中提及当下学生的“学业过剩陷阱”。学业过剩,大意是指以获取标准答案和高分数为趋向,以死记硬背为主要方式的学习、教育和评价的总和。
在一些学者看来,今天的研究型大学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文化知识的传承基地,也是创新基地和源头。但很多时候,高校仅仅做到了知识的传授,对于如何培养一个有创造力的人,高校的思考和行动力还有待提升,任重道远。
循规蹈矩“刷”绩点,刷不出真正的创造力
“一些学生曾在高水平的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进入大学后,却很难取得创新性的成就。”孙向晨说,这是近年来他在教学中感受到的困境。校园里,高绩点、个人简历“漂亮”的学生越来越多,但他也从另一个维度对这些看似学业表现优秀的学生提出一则“意见”:习惯于循规蹈矩,怎么可能有创造力?!
所谓创新,其实需要一种“破圈思维”。在专家们看来,步入AI时代,应对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教育给予年轻一代的应当是一种灵活的思维,让他们具备更强的应对环境突然变化的能力。某种程度而言,在这个时代,“破圈思维”将是一种“底线思维”。
“对国家发展而言,人才是第一要素。人才培养的质量,事关国家未来科技创新的整体实力。”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林鑫华看来,如果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没有新模式、新方式、新理念,这对创新的可持续性将产生致命打击。
林鑫华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代。26岁那年,他赴海外读研,最初很难适应,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老师们“不按常理出牌”,没有照着教材上课。“每个老师带了一大堆自己的讲义,其中不少内容就是自己的最新研究。”林鑫华感慨,反观我们的课堂,很多老师仍然在拿着教科书“照本宣科”,尤其是一些科技类教材,知识体系已经陈旧,远远滞后于科研前沿。但在课堂上,不仅教材没有更新,教授们讲授的知识也来不及“更新”。这样,大学生的知识更新度就受到局限。
“从这个角度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从高校的课堂教学开始。”为此,林鑫华呼吁,最一流的学者必须要站在讲台上,第一责任是授课;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必须第一时间进入课堂,开拓学生视野,点燃学生的求知欲。
让拔尖人才不再泯然众人,厚植创新文化是关键
不过,在接受采访时,多位专家也谈到,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高校所面临的难题绝不是仅靠新开一个创业学院,新增一部分创新课程,更新一批教材就能改变。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教师教学、课程设置,包括对师生的评价方式等都需要变革。
“一流学者站上讲台,到底要讲什么?我认为,不应局限于传递新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建立科学思维、培育科学精神。”在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的课堂上和实验室里,他总是鼓励学生质疑老师、与他辩论。在他看来,科学研究中,比回答问题更可贵的是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敢不敢提问、能不能提问、是否有自己的观点,身为导师应该积极引导。
同时,大学需要厚植创新文化。这一点,同样知易行难。有一线教师直言,在“绩点为王”的时代,不少大学生拿出了“把大一当高四”的劲头,将“刷”绩点列为入学后的头等大事,陷入无休止的“内卷”之中。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这类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说明,高校在完成招生“掐尖”之后、后续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还存有一些不足之处。须知,拔尖人才如果没有得到适合的发展,“天才”也会泯然众人。
孙向晨认为,越是步入人工智能时代,越要通过教育凸显人和机器的区别。他直言,补齐中学和大学之间缺失的一环很重要:比如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较开阔的学术视野,是否有沟通能力和共情能力等,“这些缺口在中学阶段就亟需补上,等到了大学再谈就晚了”。
作者:吴金娇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文汇报资料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