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江口二号”沉船考古工作备受关注。专家披露,从古船中出水的陶瓷器就达600多件,其中,有一个高约半米的瓷瓶目前正躺在复旦大学生物考古实验室里。“将分子考古、古基因组的前沿技术运用于沉船考古,还是第一次。”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如是介绍。
一段水下拍摄的沉船内部视频、一只装着稻谷和泥土的瓷瓶、一份钻孔地层记录……在一则则沉船考古“新闻”的幕后,活跃着一批沪上科研人员的身影。其实,早在七八年前,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多位学者就加入到了和沉船考古相关的研究工作之中。来自高校的硬核科技和前沿基础研究,更是深度参与此次沉船的“解密”。
一段来之不易的水下影像,展示古沉船的文物价值
这几天,刚从沉船打捞现场回到大学校园的程启兴,正在实验室里琢磨此次水下考古项目中获得的新技术灵感。
程启兴是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的一名90后青年教师,也是上海大学参与现场作业团队的领队。程启兴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披露了一则幕后花絮:早在几年前,古沉船刚被发现时,还无法确定其大小、年代及是否具备考古价值。后来,通过团队拍摄的水下沉船视频,发现其中一个船舱里满载着瓷器,从而证明了船上的文物存量大,并大大推动了此次考古项目。
程启兴感慨地说,沉船影像来之不易,因为古沉船多处于急流、暗礁复杂水域,水质较为浑浊,所以很难拍到清晰的水下情况。上大“精海”无人艇团队通过运用浑浊水域水下摄像装置、浑浊水域智能图像增强和声呐图像智能判读等技术,在古船早期探测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15年至今,上海大学“精海”无人艇团队已连续8年参与该项目。期间,有4个不同型号的“精海”无人艇搭载多项高精尖科技,承担沉船区域扫测、沉船精准定位、沉船水域海洋环境监测、流速流向监测等任务。程启兴介绍,未来,特别是在深水海域,潜水员无法直接开展水下考古作业,也可以使用无人艇和水下机器人帮助作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程启兴所在的团队共有6名成员冲在考古一线,平均年龄仅30岁,其中还有一名00后工程师。“我们团队的工作氛围特别好,大家都很珍惜参与这次重要任务的机会。经历过复杂的现场情况处理,大家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都得到迅速提升,心态也更稳了。”
后续考古将如“开盲盒”般带来惊喜
负责此次古船生物考古工作的,正是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领衔的团队。
文少卿介绍,在取样的过程中,团队发现瓷瓶内泥土上层基本由贝壳类组成,而下层泥土里有一些杯子,杯子里有一些稻壳。“古人很有智慧,用稻壳来防震,再把杯子放在里面,从而节省空间,在船上就可以带更多的货物。”
过去一个多月,团队已对泥土、贝壳、稻壳等样本展开深入研究。“一个瓶子里虽然只装着泥沙、稻壳、杯子,但如果从微观层面研究,它们给你的信息是无限的。”文少卿笑言,正可谓“一瓶观船史,一船看世界”。
今年8月以来,文少卿团队已对沉船生物考古综合研究进行前期规划,研究成果或将反映古船的使用历程、埋藏过程、沉船遗址的变迁以及航行历史等。“这种感觉就像‘开盲盒’,对古船打捞之后的深入考古研究,非常值得期待。”文少卿认为,此次打捞出来的不仅是一艘沉船,而且是一段历史。例如,通过研究、重塑古船的航线后,我们有可能了解彼时长江、东海的航运史,乃至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未来,还可以根据古基因组研究结合颅面扫描数据复原古人的容貌。届时,历史上的王侯将相、美人容貌,都可以一探究竟。
推测沉船事件可能与台风灾害天气有关
“长江口二号”古船究竟因何沉没?2017年,沉船被打捞之前,华东师大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张华教授团队就受委托进行沉船所在位置的沉积环境分析。
上海市文保中心在沉船所在位置实施钻孔,取得了13余米长的地层记录。王张华介绍,团队对钻孔地层进行了沉积构造、粒度、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碳十四、光释光测年等多项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在沉船事件之前和之后,北港沉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结合钻孔地层记录和历史海图,共同证明了“长江口二号”古船沉没于北港贯通之前的涨潮槽环境。
另外,关于古船沉没的原因,考古专家已基本确定,该沉船属于专门适应浅滩区航行的沙船,故可以排除搁浅。地层记录显示,沉船事件层与下伏涨潮槽沉积层之间有一个侵蚀面,侵蚀面上有一个砂质薄层。粒度分析结果显示,该薄层砂的粒径明显大于现代北港的砂质沉积,而与北港贯通之前的拦门沙及前缘斜坡的砂层更为接近,可见该砂质薄层为波浪成因、而非洪水成因。因此,王张华教授团队大胆推测,沉船事件很可能与台风灾害天气有关。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来源:均为各高校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