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起,上海的中小学生迎来为期2个月的暑假
不少家长在朋友圈里分享这样的烦恼——
“妈妈,放暑假了,我能玩一下手机/电脑/看会儿电视吗?”
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你会怎么回答?
江苏淮安一个妈妈,为了避免孩子假期贪玩平板,将其藏到孩子书包里了。
妈妈还很自信地说:相信他一整个假期都找不到了。
毕竟整个假期,孩子都不会再碰书包了嘛!
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热搜引起众多网友的儿时回忆:
“小时候,妈妈为了不让我玩电脑,把我的鼠标里的球抠了出来,我用卫生纸团了一个球,照样操作很流畅。”
“你们藏鼠标、鼠标球的操作我妈都干过了,后来发现我用键盘也能玩,她连键盘和鼠标给我一起收了。”
“我妈把宽带猫的电源线拔了带走,藏在了鞋柜盒子里。”
“我爸爸把我的ps3先藏起来,但他不知道电视机的av线也能用。”
……
时代在发展,父母和孩子间的斗智斗勇却永远不会过时。
多少老母亲、老父亲,一到假期就进入谍战模式:藏手机、平板、遥控器,切断电源线,甚至把关键配件带到包里去上班。
假期指望孩子不玩电子产品,真的太难了!
尤其是双减之后,既没有培训班、暑假作业又相比以往少了很多的孩子们,该怎么打发漫漫长假呢?
- 01 -
把孩子塞给电子保姆?
谨防“智能陷阱”
面对这个问题,有的家长很大方,直接就把孩子丢给手机/电脑/电视机了。
相信不少家长为了偷懒也会这么做。而且,这个互联网时代,不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也说不过去。但是,允许孩子接触电子屏,一定是有技巧的。
要知道,不少家长信奉一个观点,即“只有现在充分满足了孩子,孩子以后才不至于匮乏”,误以为“孩子现在玩够了,以后自然就不会沉迷其中了”。
那些在暑假里被塞给“电子保姆”的孩子真的被满足后就能自律吗?
结果是,孩子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每天放学就迫不及待打开平板电脑,成绩也随之下滑,近视度数不断上涨……
妈妈悔得肠子都青了。
她错在哪里?
一般情况下,“满足了才不匮乏”的确有道理。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满足孩子的同时,不加任何的规则和限制。
尤其是电子产品。
Netfilx曾经出过一部纪录片,名叫《智能陷阱 The Social Dilemma》。其中,一位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互联网公司每天都在做以下三件事:
“研究如何让用户花在手机软件里的时间更久一点。
研究如何策划不同的活动,吸引新的用户,同时让老用户邀请更多的新用户。
研究如何利用这些注意力赚钱。”
纪录片还提到,所有的硅谷人才都上过这么一门课,叫做“劝服性技术”,它就像是互联网时代的魔术教程,不断地通过新鲜的内容刺激,奖励给电子屏幕前的人,让其“被动”地被电子屏幕牵着走。
-02-
与其盯着手机,
不如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韦格纳曾做过一个关于自控力的实验。
他告知学生:在接下来的5分钟时间里,请不要想白熊。
学生明知道不该想白熊,但还是难以自控地想起。教授越让他们想一些别的事物,就越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韦格纳因此将这个现象称之为“讽刺性反弹”。
手机就相当于“白熊”,家长越不让孩子玩,孩子就越对手机牵肠挂肚。
所以,家长与其将精力集中在“如何对付手机”上,不如想想如何培养孩子自制力。
1、培养孩子对手机之外的兴奋点
下面这辆三轮车,你能想象,他是一个15岁男孩花费15天时间亲手“制造”出来的吗?
男孩叫亓祥硕,就喜欢姥爷的电工工具包,玩钳子、扳手。
看到儿童玩具,他买来却不玩,只是拆开看看里面什么构造、怎么运作。
姥爷不但不批评他乱拆,还和他一起拆着玩,一边给他讲解其中的知识,十分支持他的爱好。
姥爷还给他提供工具和材料,专门收拾出两间房做他的工作室。他的“工作室”内摆满了密密麻麻的电线、线路板、各式各样的电流表、功率表等仪器表。
这辆三轮车,就是他用了一个废旧的灭火器、一个破旧的电瓶、一个被废弃的办公座椅加上四个车轮,利用暑假制造出来的。
除了三轮车,他还造过“油浸功放音响”、手机蓝牙操纵配电板、广场舞音响,目前正在制造一架“飞机”。
有兴趣爱好的孩子,才不会将注意力都放在手机上。因为爱好本身已经给了足够大的吸引。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有什么兴趣爱好,趁着放假的机会,鼓励他去实现吧。
2、帮孩子设置一个假期目标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日常想做的事情。比如读几本名著、看某个纪录片、学一项才艺,或者其他想了很久,却苦于平常没时间完成的事,都可以放在假期解决。
家长也要做个有心人,关注孩子日常有哪方面的目标,到了假期就提醒孩子完成。
目标是动力的起点,有远大目标的孩子,才不会将时间浪费在没有营养的玩手机上。
3、帮孩子做好假期规划
对孩子来说,假期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多。
如果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就会反问:那我做什么呢?
这时候,假期规划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曾看过体操冠军刘璇给儿子的日常规划:读书,写字,听故事,学英语,运动、看动画片……
每项事情占比多长时间,标注得清清楚楚,计划精确到分。
虽然我们不一定对孩子规划这么精确,但给孩子做一个具体可执行的“日程表”,让孩子“按表”过假期,孩子总不至于无所事事、被手机夺去了注意力。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樊丽萍
转载:综合自凯叔讲故事、智赢有方、积木育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