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蜕变,往往是在不为人知的地方积蓄力量。一个学期后的一次考试,他的成绩突然变成了年级第一,后来又在两次至关重要的考试中名列前茅。
正是这几次关键的考试,让这名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的高三学生被成功保送至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
能被全国知名的大学录取,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大概是每个考生最美的愿望吧。上了岸的陈其炎说:“我在未来一定还会保持一份恒心和耐心,以及一份坚持不懈的决心,将我的专业学到非常精通。”
陈其炎的逆袭故事一经发布,就冲上了热搜,无数学子将他视为偶像。
无论什么时候,黑马逆袭的故事,总会让人倍受鼓舞。但人生其实是很公平的,每一个逆袭的故事背后,都隐藏着我们不知道的“潜规则”。
作为一个家长,我更想谈谈,那些逆袭成功的孩子背后,都有什么奇迹。
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陈其炎对保送从“十分失望”到决定“再搏一搏”,有一个关键点,是他发现了自己在语言方面的兴趣和天赋,有了争取保送的原动力和信心。
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在不久前的《中国考古大会》上,因为报考北大考古系而被大家熟知的钟芳蓉,化身考古推广团成员出现在现场,带着观众一同探寻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文明图景。
现场的钟芳蓉,早已褪去当初的青涩,带着沉稳和自信,引导观众如何通过一块块沉睡的遗址样貌,还原出数千年前历史的鲜活形态。她将推理的过程娓娓道来,专业程度让人折服。
两年前的高考,这位普通家庭出身的女孩子,以676分、全省第4名的成绩,报考北大考古专业。一时间舆论哗然,这么高的分数,不是应该去选择金融、管理这些有“钱途”的专业?
可对钟芳蓉来说,选择考古专业的原因非常纯粹,就是“热爱”二字。
受樊锦诗先生的影响,她很早就立下了学习考古的志向。在填报志愿时,尽管有很多更有“钱途”的专业,她还是坚定地报考了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并打算继续读研深造,未来从事考古研究。
在考古圈,钟芳蓉是前辈们的“团宠”。教授们送书寄语,多个省份的考古研究单位给她送去礼物,考古界泰斗樊锦诗先生亲自写信鼓励她,“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钟芳蓉连夜回信:“希望能追随您的脚步,去选择北大考古,选择为考古献身,也希望找到心灵的归处。”
82岁的前辈和18岁的“后生”,在那个夏天,通过书信这种古老的形式,畅谈关于理想和信仰。
在北大,抱着热爱而来的钟芳蓉,踏上了考古学这趟瑰丽而神奇的旅程。
她不仅像海绵一样吸收着课堂上的各种理论知识,更跟随团队长途跋涉,到河北、四川的偏远地区,去探访古文化遗址。
严寒酷暑、风吹雨淋,钟芳蓉不觉得辛苦,反而说:“还是觉得考古很好玩儿。”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就与兴趣成正比,与情感也有密切的关系。孩子做有兴趣的事情时,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情绪也会更加积极,从而更有信心和勇气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教育要先“扬长”,再“补短”
人一旦有了自信,就像披上了一副坚硬的盔甲,能够在激烈的战争中披荆斩棘。
有个四年级的男孩,学习成绩不好,性格敏感易怒,经常因为和同学起冲突被告状。
班主任到男孩家里与他深入交谈后,发现这孩子虽然敏感自卑,但是钢琴弹得特别好。于是对他说:“你以后一定会成为大艺术家的,有些小事情,不必太放在心上。”
班主任没有因为男孩的一些小缺点而批评他,反而真诚地欣赏他的艺术气质,多次公开表扬他。
后来,男孩在钢琴演奏上屡屡突破,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也变得开朗自信起来,和同学们的相处也更和谐了。
为什么老师没有去管男孩的缺点,男孩反而能够自己改善呢?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有时候,当我们过分关注孩子的缺点时,不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反而会让他们失去自信,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拥有内在的能力,去适应、学习、成长、改变;也能够使用内在和外在资源,去回应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注意力放在观察和发现孩子身上的潜在优势,孩子就会更加自信,也会努力维护自己积极正面的形象。
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当你接纳和理解他,并充分肯定他的优点时,孩子很容易获得一种向上发展的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
好的教育,是点燃一把火
聪明的父母,要做孩子成长路上的“点灯人”。
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赞美和温柔的鼓励,将孩子内在的潜力转化成喷薄而出的光芒。
广西高考状元杨晨煜,以730分的成绩打破广西省历史以来最高的分数记录。他的自律,令许多成年人都自叹不如。
他从小学起就喜欢书法,每天练字一两个钟头,几乎从不间断。坚持数年后,他的书法开始小有名气,逢年过节,邻居们都来找他求一副对联。
书法让他体会到了专注和坚持带来的成就感,他也把这份恒心用在了学业上。
高中三年,他对自己的学习时间进行了严谨的规划,具体到每一天、每个月要完成什么任务。
每天晚上,他都是最后一个离开自习教室,赶在学校宿舍关闭大门的最后一刻才匆匆跑回去。
熄灯上床后,他就在脑海里把当天上课的内容梳理一遍再睡觉。
所以,与其逼着孩子学,不如“点燃”孩子信心的小火苗,让它一点点变成燎原之火。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孤独;
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持;
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柳暗花明。
一个人若要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必然要经历一段默默攒劲的时光。
在孩子小的时候,请放手让他追梦,点燃他心里的光。
不要害怕他孤独,而是陪着他在黑暗中探索;
不要心疼他辛苦,而要鼓励他永不放弃。
当他实现梦想的那一刻,一定会感激你的支持和托举!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姜澎
转载:凯叔讲故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