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纷纷成立相应的写作机构,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都成立了相应的写作中心。写作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表达与沟通的普遍能力已成大学教育的必备要求,是研究型大学开展学术探究的主要呈现方式,也是学生未来进入各行各业的通用能力。在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中,我们一直把写作定位为通识教育的枢纽。
对于通识教育而言,一般人们都会说它是一种全人教育,关乎价值判断、学术视野以及可迁移能力的提升。写作通常被认为是能力训练的一个突出方面。事实上,写作的意义远远不限于此。写作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所呈现出来的书面表达的综合能力,包括学习的吸收与消化,思想的整合与创新,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思维能力的训练,文字能力的提高,都与写作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认为,写作在通识教育中占有着枢纽地位,写作的好坏关乎教育的成败,写作的训练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大学写作是整合学习过程、消化学习内容以及呈现思维能力的过程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于写作的认识受限于创意性的写作,这与中学的语文教育有关。
中学语文固然非常重视写作训练,但常常会把语文学习当作某种层面的文学学习,语文写作会与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分析相结合,侧重于学生的文学性表达、情感性表达以及修辞训练。但大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学术性写作,是一种说理性的写作训练,这是一种严谨的学术性训练。大学写作更重视批判思维、分析论证、概念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是与大学各专业相关的通用能力,因此许多学生在中学毕业进入大学后,往往在写作方面存在巨大欠缺,缺乏缜密的思维训练、缺乏扎实的论证习惯和严谨的文字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进入大学就应该跳出语文范畴的写作而确立大学写作的新概念。
为何说写作是通识教育的枢纽?
因为写作不仅是文字能力,而且体现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如何阅读经典,如何探讨学习的各种主题,从最基本的概念澄清到不同概念之间的辨析;如何把学习内容吸收、消化,在同学之间做好学习报告;如何做好论证,从部分内容论证到整体论证的连续呈现,学会用各种证据说话;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表达原创性的思想……这些都需要通过各种层次的写作来表达,写作是学习的综合输出终端。
因此,写作的背后是学习过程中一个巨大的整合、消化以及呈现的过程,涉及到我们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今天我们谈论写作,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观念转变:写作不只是文字功夫,更多关乎思维是否合理,逻辑是否清晰,论证是否严密。
世界一流大学的写作课各有各的特色
世界一流大学都非常重视写作训练,普遍把写作训练看作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并形成了相应的写作训练项目,如哈佛的“说理写作课程”,耶鲁大学、纽约大学的“写作课程”以及斯坦福大学的“写作与修辞项目”等。
哈佛大学对于学生的写作训练有非常细致的要求。指导老师会要求学生写三篇文章,长度在5-10页,随着学期进行,写作篇幅和复杂程度也会不断增加。第一篇作文一般要求学生仔细检查来自某单一信息来源的论据;第二篇作文通常要求学生将某个理论或概念应用到论据之中,或者要求学生在两个或多个论据来源之间做出比较。第三篇要求学生进行深入某一主题的写作,甚至介入到一定程度的学术讨论。
这也意味着,写作训练需要通过细致的分解工作,教会学生如何概括、如何引证、如何论证、如何介入学术争论。
斯坦福大学的写作项目也对学生有非常明确的写作要求,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层级的训练,一年级关注学术论证的基本要素,包括理解作者的立场,发展出论证性的观点;发现、发展有说服力的证明;选择适当的组织结构与行文风格;理解不同受众的期望。这些课程都强调学生要学会有效运用一手和二手的信息来源,以及要有效运用实地调研数据。二年级重点培养学生撰写研究以及口头报告研究时所需要的写作和沟通技能。这部分课程重点是强调文章的内容、组织结构与行文风格如何持续不断地发展与改进。
芝加哥大学会安排写作中心和专门的核心课程写作导师,由成绩优异的本科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担任。这些写作中心不仅是“修车铺”或“诊疗中心”,而是像师父带徒弟那样,对学生一对一地辅导;帮助低年级学生发展和改进论文的融贯性、组织结构、以及论证的精细程度。与学生一起头脑风暴,帮助学生提问、思考、撰写大纲,直到学生能写出一份完整的草稿。
通识课程是“药引子”,让学生在本科学习中全程实践写作
就“通识写作”而言,目前国内大学的通识课程的数量并不多,学分也不高。在这非常有限的学分里,不可能一下子就把学生写作能力完全提高。“通识写作”是一种通用写作能力的培养,更多是训练学生的写作意识和方法。
通识核心课程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于大学写作有高度的自觉与敏感性。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写作在自己学习过程中如此重要,并通过明确写作的环节来完成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之后进行更自觉、更完善的专业写作训练。学生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自觉在本科学习的全过程中实现写作意义。所以说,我们要把通识课程当作“药引子”,通过“药引子”把药效提炼出来,从而达到很高的疗效。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七大模块核心课程中,除第五模块“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课程的写作作为考核形式只占27%以外,其他各模块课程大多会采用课程论文作为考核,占比都在50%以上,甚至达94%。未来,它的占比会持续提高,进一步促进写作训练贯穿于各门通识核心课程之中。
就通识核心课程上写作的要求而言,需要建立小班讨论制度,训练学生进行文献综述,学会阐述自己观点,撰写学习报告,同时点评同学的讨论。其次,各门课程都涉及读书或文献报告的写作,通过给定范围的资料,在大量阅读中抓住要害,并在此基础上撰写读书报告。期中论文则需要围绕特定主题,进行主题式的写作;最终期末论文则体现某种开放性,体现学习的最终成效以及学生的创造性发挥。
“通识写作”通常强调一门课程要设计不同层次的写作训练对应不同的能力训练,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让学生逐步学会思考的完整性与表达的严密性。比如哲学学院白彤东老师的“西方道德哲学原著选读”,共要求学生写四篇文章,每一篇都会列出很详细的要求;中文系段怀清老师的“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学生在写作时也不能只谈感受,而是要有评论、分析与比较,上升到概念和理性论证的层面;生命科学学院赵斌老师的“生态学:管理大自然的经济学”强调循序渐进的写作,在每个阶段会有不同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确定选题和分组,根据各阶段的进展报告需要撰写文稿,各组报告由小组之间互评,在此基础上最后将各阶段写就的文稿整理成完整的论文。
由于大学本科生数量庞大,现在还做不到一对一交流,但是通识写作正逐渐成为一种校园文化。复旦药学院学生朱凌玄在通识写作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论文,是他在“经济与社会”通识课程中,写的关于中世纪城市的论文《“北境没有雨季”——浅析中世纪背景下城市空间距离与城市兴衰的关系》,看起来和他的专业跨度很大,但是他说,“当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聚在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知识溢出’效应就产生了。在与他人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我不仅仅学会了表达自己、学会了倾听他人,更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了不同学科、不同的人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不同方式。”这就是我们培养的目标,要让学生有一个很宽广的视野,能够深入地进行思考。
作者:孙向晨
编辑:姜澎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