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上海大学宝山区校门前的上大路,即可抵达环上大科技园。这片科创热土成立一年来,先后吸引132家科创企业落户,目前已有24个代表性科技成果成功转化。
作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首站”和区域创新创业“核心孵化园”,过去一年,环上大科技园利用宝山区50亿科创母基金和环上大科技园“黄金十条”专项政策的产业资源优势,加快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大学作为创新发源地,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大学科技园往往比邻大学而建。“比邻”的好处是什么?如何充分发挥这种近水楼台的优势,助力科技成果跨越转化的“死亡之谷”?可以说,如何把纸变成钱是一个困扰学界、产业界的老问题。“要真正从源头上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必须对转化的症结作出精准判断,然后精准施策。”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从1到100需要大量“看不见”的投入,很多环节实非教授们所擅长
文汇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一直困扰着科研界和产业界。您认为其中有哪些亟待突破的地方?
刘昌胜:打通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这句话耳熟能详,形象反映了成果转化之难,但也从一个维度说明,很多人对成果转化难在哪里并不十分清楚,或者说,还存在一些“误解”。转化的难点到底是不是都集中在这“最后一公里”上?就我个人的观察来看,恐怕不完全是。
须知,科研人员把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变成一篇论文,通过论文的形式宣告自己在某个专业领域的新发现,这个过程叫“从0到1”。成果再走出实验室、走上转化之路,这个过程就是从“1到10,再从10到100”,可以说,这段路是漫漫征途。科研人员对于做科研驾轻就熟,但对于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转化路,其中的风险、困难,他们常常知之不够,准备不足。
不妨设想一下。A教授在实验室历经摸索,发明了一种新材料,或许可以造出一个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的杯子。但在成果转化阶段,他可能会遇到一系列从未碰到过的问题。比如,工艺放大就是一道坎。他能保证在中试阶段,做出来的成百上千个杯子品质如一吗?在中试以及扩大生产时,很多具体环节涉及工程技术,这是一个专门领域,且非教授们所擅长。再者,就算工艺放大的问题解决了,但是产品成本太高,又该怎么办?融资怎么融?这一连串难题,很多是教授从未想到过的。
由此可见,现在大学实验室里或许躺着很多“0到1”的原创性成果,但要接续完成后面的从“1到10,再从10到100”,不仅需要真金白银的资金投入,还需要难以估量的“看不见”的科研活动,除了科学问题,还面临复杂的经济问题、管理问题乃至社会问题,这些单单靠科研人员难以解决。
这一系列难题如何才能有效解决?一部分难题的化解,就落在大学科技园身上。可以说,在成果转化方面,大学科技园承担的角色至关重要。
文汇报:在您看来,大学科技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刘昌胜:先打个比方。一项科技成果好比一粒“种子”。光看小小的种子,即便是产业界专业人士,也很难判断它能否长成参天大树。所以,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初一步”,特别需要专业平台和机构帮助其早期孵化。
大学科技园好比是“苗圃”,主要功能是尽可能地培育种子,根据每粒种子的需要,施以养料,精心呵护,使其尽可能成为有些枝叶冒出来的“幼苗”,让更多人看到它的价值,继而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投入。
简言之,大学科技园要把有效的社会资源整合到同一个平台上,技术成熟、资金到位、人才聚集,方能真正培育更多硬核科技的参天大树。
目前,按照“校内研发+环上大转化”模式,上大科技园一方面充分整合学校科研资源,大力培育和集聚创新型企业,另一方面,也着力利用周边区域空间及资金资源,聚合环上大地区优质研发力量,吸引行业资源和社会资本,建设成果转化新平台,积极整合技术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形成产业集群。
文汇报:早期的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大量投入,存在的风险也让社会资本不敢也不愿意投,如何破解?科研人员开展成果转化的工作量又该如何计算?大学科技园能在哪些方面促进双方合作?
刘昌胜:新技术不等于新产品,科技创新成果是否具备规模化生产的基础?究竟有多大的市场价值?这是困扰很多“天使投资”的问题,也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参与。
目前,在环上大科技园,借鉴“概念验证模式”的国际科创模式,我们正在探索建立概念验证平台,帮助创新成果进入“样品”阶段。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通过早期的初始孵化,把实验室技术“翻译”成企业能看得懂的“样品”,增强产业投资的吸引力。
比如,有科学家设计细胞膜表面的一个受体作为癌症化疗药物的靶向,在实验室得到了理论上的成果。但实际上人体的血液环境很复杂,药物真正进入人体后可能会被屏蔽,可能导致转化不成功。这时,就需要提前在概念验证平台做进一步的验证。
同时,为了激发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上海大学通过一系列举措,统筹把握奖励激励、团队发展和体系建设的收益分配和绩效问题;设立专门通道,鼓励科研人员从科技成果转化中做出突出成绩;支持和规范学校专业技术人员校外兼职和离岗创业行为;加强研发与专利布局和运营并行,探索创新“专利申请权转让”方式,破解专利转化运用周期过长的问题;推进落实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个税“减半计征”,更好激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力。
“学科会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越是深度交叉越需要多学科会战
文汇报:现在不管是新工科还是新文科,都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这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有哪些影响?
刘昌胜:其实,科技成果转化是跨学科共同解决问题的实践。传统的学科是一个知识体系,是为传承知识服务的,所以设置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和专业。但是,社会需求发展到今天,并不是按照学科划分的。比如要解决新能源、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切实需求,并非某个单一学科能够做到。
很多社会需求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多学科协同实现。这里涉及一个核心概念叫“学科会战”。通常的学科发展是从原理上的突破到知识结构的突破,再到人才培养的突破。学科自身的惯性发展,使学科之间的割裂状态比较多,很难解决复杂的产业问题。由于交叉融合不够,导致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出现短板。
比如微电子领域,芯片制造需要材料、封装、加工、EDA软件等,其底层技术则需要数学、物理、机械、计算机等学科的支撑;再比如癌症诊疗,不单单是医学领域的问题,涉及诊断仪器的研发生产来自工科,但他们必须与医生合作,在了解癌症生理特征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影像诊断或分子诊断的突破口;癌症的治疗药物比如靶向药物研制,则要回到生物和化学领域实现。
现在,上海大学基于学科会战的思路,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联合多学科一起对重大问题进行攻关,每一个学科找到自己能够解决的一部分问题,再把“拼图”全部集成,就形成系统的解决方案。
这样,不但学科的边界得到拓展,各学科找到新的突破口,其影响力也会增加。在新的交叉领域,科研人员相对容易获得支持,并做出有意义的成果,而取得的成果反过来又促进学科的发展,提升学科建设的成效。
文汇报:大学的“学科会战”如何发挥优势?
刘昌胜:上海大学目前拥有28个一级博士点,94个本科专业,我们可以组织不同的学科,在交叉领域寻求创新和突破,也可以汇聚不同学科去共同解决一些事关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
比如艺术和工科交叉,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已经比较普遍。今天的电影工业需要更多复合型的高科技。一部科幻大片的拍摄,除了摄像机器要高清,后期特效制作更多依靠计算机的图像处理技术。更有甚者,很多大场面不需要搭建实景,也不需要成千上百的真人演员,可以通过计算机虚拟合成。现在的电影制作对传统的表演、舞美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是变革性影响。这就是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的力量。
上海大学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要,推出“五五战略”发展思路,即“五朵金花”和“五大阵地”,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打造新的创新高地和特色方向,牵引学校新一轮快速发展。
“五朵金花”主要围绕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聚焦微电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量子科技等领域,开展关键性、变革性、原创性和基石性的硬核科技研究;“五大阵地”主要围绕城市社会治理、考古与文保、新海派文化、艺术技术、数字经济与管理等领域,探索新内容、新方法、新范式,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上大学派”,服务上海城市软实力提升。
创新的战场从大学延伸到产业,区校合作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
文汇报:上海大学科技转化成果整体情况如何?做出了哪些新的尝试?
刘昌胜:目前,环上大科技园已引进企业132家,包括呼吸式测血糖仪器、被国家列为“产业关键共性关键技术”的质谱分析测试产品、脑机接口解决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系统、一次性电子内窥镜微创诊疗器械的国内研发生产。
同时,学校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建设朝晖新药研发与中试放大平台、上海塞力斯医学检验所、斯菲尔产业数字化创新中心等一批校企合作创新平台,为园区企业乃至区域企业提供中试放大、产品升级、医学检测等服务。
环上大科技园的零号基地定位科技成果转化“首站”,一号基地定位成果转化中试加速综合体,二号基地定位科创企业孵化与研发基地,三号基地定位新材料产业中试及加速基地。在这里,种子项目从苗圃到孵化器、中试加速,最后实现产业化生产全流程布局。
科学家创业有知识和技术,但缺乏资金和市场化的经验。环上大科技园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尝试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合伙人模式”,积极引导政府资金、社会资本投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利用自身专业服务推广科技成果、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并且,通过不断提升校地共建研究院运行能级,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提供创新资源。
同时,建立高水平、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形成技术转移全流程管理标准,为科研人员知识产权管理、运用和成果转化提供全面的服务。
文汇报:环上大科技园和所处的宝山区之间有哪些区校合作的尝试?
刘昌胜:环上大科技园是自《上海市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意见》颁布实施以来,成立的首家区校合作建设的环大学科技园,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是宝山区建设全球科创中心主阵地的核心策源功能区,同时,也是校区、园区、社区联动,以大学科技园为核心引领科创新城发展的创新举措,形成了独特的“环上大模式”。
区校整合优势资源,实现资源配置联动。宝山区制定的《环上大科技园十四五专项发展规划》,在财政扶持、载体建设、政策供给、形象打造、交通商务配套等方面给予资源支持,上海大学协调科研、人才、项目、设备等资源支持。
科技园协调学校、学院、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校友会、国际部等,在对外合作中,引导知名机构和企业落户环上大科技园,如明略科技、悉尼科技大学创新研究院等。同时也引导落户企业与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上海大学与宝山区合作推出《环上大科技园专项政策》,涵盖成果转移转化、高端人才引进、创投基金设立、研发机构建设、专业服务支持、企业研发补贴、企业房租补贴等多个方面。通过校、区政策供给形成政策高地,降低师生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成本,推动项目在环上大集聚和落地。
园区产业集群还有一个效应,就是切实搭建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桥梁,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和实践场所。最新统计显示,已落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和企业60多家,初步形成创新创业活力迸发的氛围。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来源:上海大学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