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上海劳模学院2022年度开学典礼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行。上海市总工会劳模实验班、上飞公司劳模进修班(专升本)、上海电气劳模工匠研修班正式开班。150余名劳动模范及先进骨干走进大学课堂,他们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为期两至三年的高升专、专升本和硕士能力班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历层次和综合素养。
“无论是专门设立院校,还是创新教学模式,在劳模素质提升上,我们上海在国内是走在前列的。”上海劳模学院院长包起帆说,希望劳模学员能够通过训练思维、开拓视野、提升能力,更好地适应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同时具有上海城市精神品格的新时代劳动模范。
导师阵容强大:“双元制”教育和“双导师”培养
上海劳模学院特聘30位来自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两院院士、著名劳模和大国工匠担任特聘教授。阵容强大的导师团队包括人民教育家于漪,“七一”勋章获得者、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原工会副主席黄宝妹,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东方航空公司乘务长吴尔愉等,以及钱锋、樊嘉、陈国强、褚君浩等两院院士。
于漪专门发来贺信表示,劳模精神是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千千万万劳动模范舍己忘我、奋斗拼搏为建设国家造福人民而形成的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上海劳模学院平台既引领劳模继续深造,在新长征途中发挥更加灿烂的光彩,更是切磋琢磨理论联系实际,汇聚多方智慧,而且恩泽莘莘学子,教育和激励他们健康成长,赓续红色血脉,意义重大。
此外,学院还将聘请30位来自著名央企和国内制造业骨干企业的重要岗位班组长和劳模先进,采用面向职后“双元制”岗位技术工人培养的“双导师”模式予以前沿技术的直接辅导和技术论文、专利技术的“面对面”和“手把手”式的对接指导,鼓励学员立足岗位、勇于创新创造,鼓励学员把论文、专利写在岗位上,通过不离岗位的“加油站”进行“加油”后,取得更高层面的新成果。
既有院士教授的专业导师,又有资深劳模为主的岗位导师,帮助学员一起学以致用。这种“双元制”教育方式和“双导师”培养模式,更有助于拓宽学员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帮助劳模和技术技能人才在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课程设计创新:提升学历“硬”需求和综合素养“软”实力
包起帆介绍,劳模实验班主要针对的是有学历提升意愿的劳模,但又不局限于基础科目的教学。
在前期课程设置上,学院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形式,对劳模需求进行了精准研判,发现劳模除了提升学历这一“硬”需求外,如何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国际视野、艺术鉴赏力、沟通能力等“软”实力也是迫切需要。“所以我们又增设了很多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的课程,让劳模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开学典礼后,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桂晓燕、上海劳模学院院长包起帆为学员们上了开学第一课。
据悉,学习班设有思想素质提升、能力素质提升、专业课程、前沿科技、科创一线、交流学习等课程模块,课程均采取在职业余学习的方式,周末上课为主,方便劳模灵活安排工作学习,促进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不影响企业生产。
在教学内容方面,充分考虑劳模的优势,进行量身定制和开发,设置了综合素质素养和新技术新技能等方面的新课程。其中,劳模实验班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基础教育科目、综合素养课程以及交流学习。
综合素养课程包含了政治素养、劳模素养、前沿科技、技能技巧等,而交流学习则是带领劳模走进科创一线,通过进园区、进企业,现场互动教学,不仅拓宽了劳模视野,更进一步提升劳模对前沿科技的把握能力。
劳模在完成实验班的全部课程后,可选择继续报名就读劳模本、专科学历班,并参加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劳模、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免试入学)。
历届获上海市劳模、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的考生可享受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的政策优惠。从招生专业上来看,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工商企业管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关系学。学员只要在规定年限内,完成教学计划的全部学业,成绩合格者,便可取得国民教育系列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学历;符合相关条件者,可获得学士学位。为鼓励劳模自我提升,市总工会将对完成规定课程的学员给予全额学费资助。
上海劳模学院将在办学中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搭建劳模在新时代建功立业的加油站,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院将发挥全社会引领作用,推进劳模教育办学体制、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服务形式和保障体系的创新,为建设现代化劳模教育体系的改革发展新路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