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是一种新兴职业,虽然争议很大,但不能否认,流量变现确实让很多人富了起来。
当今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以展示“萌娃”为主要内容的视频,内容多围绕生活和学习,但也有不少家长趁机跟风将孩子打造成“网红”,并通过商务合作实现流量变现。
随着萌娃短视频的火爆,大量的广告也会随之而来,不少家长跟风将孩子打造成“网红”,并通过商务合作实现流量变现。
毋庸置疑的是,大多数人都无法拒绝人类幼崽的可爱。但假如这种“可爱”,是建立在人为的“脚本”之上呢?
01
被流量过度催熟的人类幼崽们
随手打开短视频平台,操着一口东北话的萌娃跟爸爸“对呛”:“你跟谁俩呢?”
4岁的男孩熟练地自己起床,照顾还没有睡醒的父母。
几岁大的女孩在镜头里,用成人的口吻感慨“渣男都这样”。
诸如此类的视频,真的很多。
或许你曾经也刷到过,也曾为这些孩子“故作大人”姿态的反差萌会心一笑,感慨一句“别人家的孩子”。
之前一位母亲发布“兄妹裸睡”等不当视频引起争议,相关账号被封禁
然而,在此类短视频流量的不断走高之下,萌娃们在这个脚本里的人设走向,越来越离谱了。
2岁的孩子在镜头前吃播,3岁的孩子被自己的父母喂到70斤,5岁的小女孩就已经可以熟稔地向镜头介绍,如何化一个标准的“纯欲风”妆容。
在这场以流量和快钱为诱饵的豪赌上,孩子的纯真一次又一次地被家长当作筹码送上赌桌。
2020年,3岁的“小网红”佩琪就因为极其爱吃,以及远超出同龄人体重的“胖妹”吃播人设,引发了网民的关注。根据卫生部制定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3岁女童的体重中位数是14.13公斤,也就是不到30斤。
然而佩琪的体重在2岁半的时候就达到了50斤,随着佩琪吃播视频的播放量越来越高,她的体重也在持续上升。在佩琪3岁的时候,她的体重已经达到了惊人的70斤,超过正常3岁女童体重2倍多。
翻开这个记录佩琪生活的账号,随处可见“宝宝食量惊人”“几秒吃完”“3岁60斤胖妹”等充满噱头的猎奇标签,每一个吃播视频几乎都是炸鸡、烤串等各种高热量“垃圾食品”。一个普通成年人都不一定能消化如此之多食物,佩琪作为一个3岁的儿童,却一日三餐都是如此。
此时,已有关心佩琪身体的粉丝以相对温和的方式向佩琪妈妈提出建议:带孩子减减肥,避免因为过度肥胖而引发其他的病症。
面对网民的善意提醒,佩琪妈妈却一味地用“孩子爱吃没办法”“这个挣不了几个钱”等话术搪塞过去。直到被网民举报、账号封禁后,这样的病态吃播才被叫停。
视频中,小佩琪并非真的那么想吃
短视频流量时代,像佩琪父母这样专职拍自家萌娃视频引流变现的“啃娃”一族还有很多。
央视财经报道就指出,有运营儿童短视频账号的家长表示,靠拍摄萌娃视频就能实现月入15万元。
一边是一条数万甚至数十万元的广告费用和视频流量,一边是孩子被剥夺的正常成长环境和氛围。
小小年纪成为家庭主要的赚钱工具,承受着超年龄的工作强度,这一类父母靠着娃发家致富,成为新一代“啃娃族”。
人类幼崽们就这样被流量裹挟着,硬生生地给催熟了。
对此,网友们气愤:别让孩子成为赚钱的工具
02
“网红儿童”爆红的背后
“网红儿童”爆火的背后,存在着灰色利益链和包装流水线,一些推波助澜的营销公司和只想拿孩子赚钱的父母难辞其咎。
他们合力把孩子推到镜头前,就为满足观者的“猎奇心”甚至一些心理扭曲人群的不良喜好。靠娃吃饭,成为一些家长的致富经。
据媒体调查,一些网红孵化机构与孩子父母签约,只要家长出钱,短期内就可让账号粉丝过百万。
多家网络推手公司声称,从开通账号、确定“人设”到运营推广,都有一对一的具体方案,甚至有公司承诺“AI智能全网推广,关键词优化,真正按效果付费”。
“儿童网红”的类型
主打儿童直播的账号,大致可分以下两类。
1
按预先设计的脚本表演,例如谈美妆产品、情感经验等与年龄、认知明显不匹配的话题,靠“反差感”吸引眼球;
2
画面动作不多,其余由背景音、字幕呈现,突出儿童的样貌行为、心理活动。
在公司运作下,不少“网红儿童”的短视频收获数十万次点赞、上千条网友评论,粉丝量多达千万。
这都是投放广告、接商业合作的资本。
03
网红到底有多赚钱
有熟悉短视频运作的家长告诉媒体,粉丝量、点赞量“10万+”的直播号、短视频号,都可以谈商业合作,包括带货、代言、隐形广告植入等。只要确定好文案和拍摄方案,儿童的站姿、行为、表情都可以训练,场景可被策划包装得自然流畅,毫无摆拍痕迹。
这位家长还说,“网红儿童”年龄虽小,带货报酬同样不菲,具体金额得根据“小网红”账号的活跃量确定。
比如百万以上点击量的大号,每条商务合作费用至少万元起步。有家长还透露,运营儿童短视频账号能月入15万元。运营公司内部人士也称,七八岁的孩子“很适合出镜录视频”,而一些他们正在孵化的“小网红”才四五岁。
04
啃娃实则是“坑娃”
造成孩子心理焦虑
在孩子心智都不健全的前提下,把孩子推到镜头前,按照脚本“卖萌”,过度透支他们的体力精力,过度暴露隐私,极易造成心理焦虑。
扭曲孩子三观
孩子应该是不经世事的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过早借直播短视频等参与商业活动也会造成价值观扭曲,对待事物无法有自己的判断,思想逐渐功利,心态也会浮躁。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啃娃”一族只看到了孩子眼前一两年的短暂流量,却丝毫不顾及孩子以后几十年的长远成长。以可爱出圈的网红儿童们,当他们的身体慢慢发育,不再拥有幼时的萌感时,那些关注和流量也会随之而去。
从过去的“小明星”到以后的“泯然众人矣”,面临如此巨大的心理落差,孩子们又岂能轻易扛住?
诸多法律风险
炒作“网红儿童”,存在诸多法律风险。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组织未成年人进行危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今年6月1日起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明确规定,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
网友愤慨:该管管了!
本来是一个父母表格爱传递爱的小视频,最后居然严重变味成家长赚钱的工具了,社会怎么能容忍。
炒作“网红儿童”已涉嫌违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组织未成年人进行危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
最近,文旅部也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严禁借“网红儿童”牟利。
《意见》明确,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包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法治观念教育、加强网络素养教育;要压实市场主体责任,包括切实强化用户识别、严格保护个人信息、坚决阻断有害内容、严禁借“网红儿童”牟利、有效规范“金钱打赏”、持续优化功能设置;要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包括着力规范行政审批、研究完善监管制度、切实畅通举报渠道、持续强化巡查执法、加大信用监管力度;要优化网络内容建设,包括增强正向价值引导、丰富优质内容供给;要指导加强行业自律,包括积极开展道德评议、规范网络主播管理。
写在最后:
儿童短视频不能任其野蛮生长,
父母不应为牟利而无底线的迎合。
做优秀的父母,
是要靠自己的学识、
专业知识培养孩子,
充分考虑对未成年人的伤害,
去拒绝这类不良的潮流。
一味猎奇绝对不是流量的永恒密码。
只有让童真回归童真,
让分享回归分享,
才能让孩子沐浴在自由的阳光下快乐成长。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姜澎
图文综合:央视网、央视财经、侠客岛、中国青年报、青年文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