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红领巾巡讲团”“百年百章”红领巾红色研学导览、学校共青团助力“双减”少先队活动、雏鹰杯“国学达人”诗人之路系列讲座和小荧星“空中10分钟队会”等五类,涉及党史教育、传统文化等内容,正式列入上海少先队“15分钟幸福圈”活动菜单。
未来,这些活动将以“点单”的方式送进社区,让社区内的队员们动起来,多维度丰富队员们“双减”后的幸福生活。
校外建队夯实少先队幸福教育组织基础
日前,共青团中央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要加强青少年宫等校外活动场所少先队组织建设。
记者从团市委获悉,眼下,51个中小学和社区被授予“少先队幸福教育实验校和实验社区”牌,中福会少年宫等3家校外活动场所成立了大队委员会,14家区级校外少工委被授牌,标志着助力少先队员“双减”后幸福童年的上海少先队幸福教育正式启动。
其实,市少工委在校外建队的探索早已展开。5月30日,少先队上海小荧星艺术团大队委员会正式成立,这也是上海成立的首个校外少年儿童艺术团体少先队组织。少先队小骨干从艺校和艺术团中选拔,形成了覆盖范围广泛、动员便捷的少先队网络。推出的小荧星“空中10分钟队会”栏目则是全新项目化学习模式,通过不同的党史学习主题,以自主性的问题探索为方式,带领全市少先队员探索革命故事,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9月下旬,金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成立了新中队,小记者团成立了金帆中队、小信鸽中队,中队第一课为《怎样做一期公众号》。艺术团成立阳光少年中队,在中队辅导员张馨月的带领下,他们将学好“新安旅行团”故事,在歌声中传承红色基因,做好“红领巾小百灵”,用歌声传递红色力量。
撬动社区和家长资源,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五里桥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楼有一间充满少先队元素的队室,10月12日放学后,瞿溪路小学8名少先队员在这里参与“上海灯彩”为特色的非遗传承主题活动,聆听彩灯故事,体验制作彩灯。康德学校的少先队员在1楼小花园的Wuli自治小农场忙开了,在听了校外辅导员教导如何种植后,他们播种起卷心菜种子……
“双减”政策落地后,这个社区文化中心俨然成为少先队员填补课余生活的欢乐场,而维护秩序、提供帮助的志愿者辅导员大多是队员家长。借助家长和队员的双向互动,打通社区活动的固有模式,充分调动队员的自主性、创造性,为社会活动提供新的可能。
此外,今天市少工委启动了上海市少先队幸福教育实验计划,该计划分为实验校和实验社区,旨在全市范围推动校社联动,用幸福教育架起学校和社区的桥梁。
如观澜小学建立闺蜜家庭小队,开创家庭互助新模式;虹口江湾镇街道为学生搭建了彩虹周末营,以街道各市民驿站为平台,在课余时间开设体系化、课程化的社区活动;复旦初级中学组织队员按社区就近就便,组建了若干“社区微更新邻近小队”,带领楼组小队共同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城市微更新”建言献策;一师附小和曹家渡街道合作,依托街道丰富的教育资源,鼓励队员在社区中跨中队,跨年级,在小区楼宇内成立混龄中小队华师大闵行永德实验小学组建爸妈红领巾巡讲团,充分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助力“双减”后的课余生活。
作者:储舒婷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来源:受访者提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