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多所“双一流”高校修订博士研究生毕业要求。按照新规,博士生毕业将不再与期刊论文发表强制挂钩。
这则消息迅速在高教圈引发关注和热议。须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论文发表一直是博士生毕业的硬指标,甚至被不少博士生视为“硬通货”。如今,这一发文“硬杠杠”取消了,那么博士生毕业的“门槛”究竟是低了还是高了?
取消论文发表限制性要求,越来越多高校在跟进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2021年版《关于申请授予博士学位的规定》,已取消博士研究生毕业需发表2篇论文的强制性要求。
“早在去年,我们学校就已有博士生在没有期刊论文发表的情况下顺利毕业。”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兼学位办主任王亚光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中专门提到了这一案例。当时,担任这位博士生导师的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特聘教授赵立平在提出相关申请后,经学术委员会邀请国内外专家评审,一致认定这名博士生符合毕业要求。
眼下,更多高校的研究生评价改革正在进行中。早在两年前,清华大学就在《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中提出,不再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达到基本要求作为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去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高校都明确,学位论文是进行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发表论文的数量不再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限制性条件。去年底,华东师范大学也在研究生培养改革方案中提出,不对博士生科研发表作统一要求,并且明确学位论文是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
另一方面,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在内的多所高校都明确提出,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创新”,并且要通过创新成果评议、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和答辩评定三级评价机制等一系列的措施,强化监督,进一步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
授予博士学位的依据应是学位论文质量
“没有期刊论文发表的限制性条件,博士生的毕业标准只会更高。”王亚光在接受采访时分析,从原本“一刀切”地看论文发表情况,到现在每一个院系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研究生的毕业标准,在这过程中,导师、学院在研究生培养和质量把关中的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明确。由此,科研评价回归学术共同体,同时也赋予学院更多的自主权。
据了解,上海交大对研究生培养已进行了一年多的调研。直至今年上半年,学校召集了所有院系,一个一个地进行座谈,最终各院系修订了符合各自人才培养目标的博士毕业评定方案。以王亚光所在的数学学科为例,当一名博士生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且导师认为其符合毕业要求,就可以向学院的学位委员会提出申请,再由学位委员会邀请专家来进行评审。
有业内人士谈到,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大多数高校都要求博士生毕业必须有两篇甚至更多SCI论文,这固然曾经有其现实意义,但是当我们国家论文发表数达到全球第二时,对论文发表的“质”与“量”有必要重新审视。比如,其中有多少是高质量论文,有多少是博士生出于毕业或就业目标、以及学者出于职称晋升的目标,为发表而发表的论文。
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教授也指出,判断是否授予博士学位的主要依据应该是学位论文的质量,而不是发表论文的数量。不过,他同时表示,“破五唯”中提出的不唯论文,并非简单等于不要论文。因为,写文章的过程其实也是科研训练的过程,且博士生在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有了高质量的成果,发表在期刊上和同行分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值得支持和鼓励。
让学术研究离功利更远,取消“硬杠杠”是第一步
“取消论文发表的限制性条件,主要目标是为了鼓励学生们将更多精力投入有价值、有创新意义的、真正的科学研究。”某高校的一位工科教授告诉记者,他的团队虽然承担的是源自国家和产业需求的重大基础性科研项目,但因为种种原因,10多年都无法发表论文,导致团队一度无法招收年轻的研究生。
事实上,有一部分专业原本就很难发表论文,还有一些专业要解决的是国家重大战略产业的问题,而这些凝炼出来的科学问题也出于各种原因,无法很快发表论文。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味地要求论文发表,只会适得其反。
另一位高校教授也直言,自己就曾经有过为了满足职称晋升的要求而“追热门”的经历:“最多的时候一年连续发表了三篇论文,都发在影响因子不错的期刊上。但是现在回头看,这些论文谈不上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只不过是在当时的热门领域重复了一些实验、强化了某些发现而已。”
他解释说,完成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需要长期的连贯性的研究,且在这个长期的科研中,要找到值得尝试的创新点,概率比较低,而这些创新点最终能够被佐证、获得一个成功的结果,概率就更低。在学校层面取消对博士发表论文的“硬杠杠”,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对高校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重数量走向重质量,学术研究离功利更远一些,更有机会产出高水平、有价值的成果。
作者:姜澎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源:本报资料图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