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西省应急管理厅消息,山西近期严重洪涝灾害已致全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12.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84.96万亩农作物受灾,1.7万余间房屋倒塌。
图片来源:中国天气
面对持续强降雨引发的险情,山西省紧急调集人员力量,组织护堤抢险,逐村逐户逐人落实安全避险措施,按需撤离群众,努力确保重要设施和附近村庄安全。灾情发生后,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部门已紧急调拨帐篷3975顶、折叠床3212张、棉衣裤3000套、棉大衣16306件、棉被10932床、棉褥8600床等救灾物资用于受灾群众安置。同时,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市全力加强受灾群众安置点管理,有效保障转移安置群众的安全和基本生活。
为何十月会突降暴雨?
据中国气象局专家分析,山西此次降水极端性突出,全省5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同期历史极值,6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过程累计降水量超过同期历史极值。
气象专家表示,造成此次强降水的原因主要在三方面:
一是大气环流形势稳定。异常偏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先西伸北抬后稳定维持在黄淮地区,与西风带低值系统在山西形成稳定的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有利于山西出现长时间降水天气。
二是水汽条件充沛。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和低层西南急流将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向北经过西南地区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山西中南部地区,为山西持续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
三是低层抬升条件长时间维持。在稳定的天气形势下,低层切变线辐合系统长时间维持和降水回波反复经过山西中部,叠加山西吕梁山、太行山复杂地形对偏东气流降水增幅作用,导致山西中部及临汾北部地区极端强降水的出现。
10月10日,话题#风雨中山西古建正受到威胁#冲上热搜,也让更多网友关注到正在暴雨中飘摇的山西古建。国保晋祠多处建筑屋面漏水,国保天龙山石窟部分石窟漏水,国保运城盐池禁墙东禁门瓮城大面积坍塌……在这次北方罕见的持续降雨中,山西古建陷于持续降雨和洪涝威胁中。
一处处山西古建坍塌的画面,令不少网友揪心!
▲晋城阳城“市保”大夫街土地庙护墙坍塌
▲太原市蒙山开化寺后墙摇摇欲坠
据介绍,山西作为文物大省,不可移动文物在册登记数量约53875处,其中古建筑达三万余座,素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之称,与壁画、雕塑等依附古代建筑而存在的艺术形式,共同组成宝贵的国家历史文化遗产。
知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早在民国时期多次带队前往山西考察古代建筑四次。在山西,他们发现了佛光寺东大殿,改变了日本人“中国境内无唐代木建筑”的说法。
敦煌壁画中的佛光寺
面对受损的山西古建,全国人大代表、电影导演贾樟柯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表示,山西是文物大省,“村村有古庙,处处有古建”,“一个不起眼的乡村小庙里可能就藏着国宝级的壁画。”
贾樟柯说,这次持续暴雨给偏远地区文物保护工作带来的考验是巨大的,他建议政府和公众高度重视偏远地区文物受灾情况的排查和抢救工作,防止一些文物进一步损坏,出现险情的,“大家出力相助”。
暴雨虽无情
温暖总相伴
危难之时
消防战士们坚守在一线
不抛弃、不放弃、守护家园
这抹安心的橙色
带我们离开险境
他们的救灾故事一定要讲给孩子
将头埋进淤泥做支点
10月5日,山西晋中
一停车场旁出现泥坑
路人踩空陷入淤泥中
下半身卡在泥石中不得行动
因淤泥湿滑,消防员没有借力点
山西消防晋中支队一名消防员
将头埋进淤泥中做支点
用身体撑起一道“桥”
并对身边人喊道:“踩住我!”
消防队员合力刨挖泥土一个小时
将女子解救出来
女子被救出时满身泥泞
不忘向消防员致谢:
“辛苦大家了!”
别怕,叔叔带你回家!
10月6日
山西省左权县一名高中生
骑车回家时被洪水冲走
所幸其被冲出十几米后抱住一棵大树
消防员对他挥了挥手,喊道:
“嘿,我们来了!”
一名消防员在队友的配合下
顶着没过脖子的激流
将趴在树枝上的学生成功救起
回到岸边后
消防员帮其揉搓身体取暖
并将其背到了200米外的路边
交由救护车送往医院检查
纵使满身泥泞
也要保证你的平安
网友对此评论道:
“一群孩子换上了衣服去救另一个孩子”
有我们在,安心睡吧
而在山西忻州
一辆小车被困桥洞
消防员赶到后
家长将婴儿交给消防员
消防员小心翼翼地抱起婴儿
走起路来一步一回头
生怕吓到孩子
小宝宝安心睡吧
有我们在
别害怕
上船!
10月6日山西平遥
一名男子被困在河中
因水流过于湍急
消防员们用一根绳子
将几个人串在一起进行救援
在激流中
远远望去,几位消防员就像一条橙色的方舟
对着被困男子伸出了手搂着他走过水流
“来,上‘船’!”
全力支持做好配合!
10月6日,在山西太原
因暴雨河段决堤
洪水涌入田地村庄
部分受灾村民凌晨转移至
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进行安置
村民郑先生表示
在学校体育馆进行安置
统一安排的被子、食物水、医疗物资等都有
学校老师表示
接收的受灾村民应该有几百人
学校会全力支持做好配合
守望相助、众志成城
致敬奋战在一线的所有人
山西加油!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综合自人民网、共青团中央、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