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手收割秋天的第一把“国庆稻”,一群00后们沉浸于丰收的喜悦,还大声唱起了“什么是快乐星球”!
9月25日,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崇明横沙岛试验田举行“幸福生态米”开镰仪式,五十余名师生们一人一把镰刀,扎进农田收割新一季的水稻。
不止下田干农活,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大一新生们还实地上了一堂主讲生态多样性的专业课。在这片土壤改良科研实验的“大本营”,去年晚稻单位面积产量比对照田增产最高达到128%。今年随着实验田规模扩展到100亩,也将迎来更大的丰收。
更令人欣慰的是,科技助农让这片“金土地”蛙叫雀鸣,生态修复进程同样喜人。
00后“秒空”割稻课,这个秋天的快乐很简单
第一次挥镰割稻,00后们新奇又干劲十足。戴上手套、拿起镰刀,跟当地农民学着收割稻子,00后们乐在其中,走在田埂上就唱起了歌。首批参加早稻收割的幸运儿之一、政治学与行政学大一新生王源泽告诉记者,“一看到学院的推送,我就马上报名,这才抢到了一个名额。”
开镰当天艳阳高照,尽管不是高温日,但没一会儿大家都汗流浃背,不过却舍不得停手、顾不上擦汗。“比想象中要累一点,不过我觉得像嗑瓜子一样快乐,割下每一把稻子都能得到及时的反馈,看着谷堆越堆越高,心里特别有成就感。”大一新生周宇田说。
一头钻进翻涌的金色稻浪,留下劳动的汗水,享受丰收喜悦,对于这群城市里长大的00后来说,这个秋天的快乐很简单也很纯粹。
“老师带领我们观察了种植水稻旁边的水渠,由此展开思考和讨论该水渠的特点和作用,学习到了生态廊道的相关知识,也辩证地思考了生态廊道的利与弊。”2021级生态学专业的新生宋梦琪,还在稻田里上了一堂专业课。
“横沙岛的这片科研田不仅孕育着象征着幸福的稻米,更蕴含着丰富的劳动育人、科研育人的资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婕告诉记者。在今年开展的新一期的土壤改良试验上,学校结合农耕文化开展劳动育人,让试验田为学校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第一第二课堂深度融合,提供“第一现场”。
稻田画“小花狮”点亮田园,“幸福生态米”稻熟粒满
在横沙岛上,“海岛艺术田园”景区的水稻画和五彩花海一直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观赏。今年,稻田画中迎来了新成员——“小花狮”。
这是华东师大团队以学校特色设计的图案,通过播撒不同品种的稻种,在稻田上“作画”,用科研成果展现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风貌。邓泓说:“想要种出‘彩色稻田画’,从水稻播种开始就要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空间和图案设计,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也离不开精准高效的田间管理。”
她说:“看到我们的稻子一株株颗粒饱满色如玉石,长势喜人,周边的农户纷纷前来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种的水稻,特意加了微信便于日后讨教种植秘诀。”连续三年,华东师大科研团队在崇明横沙岛改良土壤上孕育的“幸福生态米”稻熟粒满。
自2019年起,邓泓领衔的生态修复创新团队通过实施改良方案,提升试验田土壤肥力,使土壤的孕育活性逐渐恢复,且病虫害的发生程度轻,农药的使用量少。2020年,35亩改良试验田的水稻亩产平均超过800斤,相比未改良的对照田提高了16%—128%,产出的稻米绿色无污染。大米经过专业品鉴,在稻米的外观、口感方面甚至优于成熟农田产出的同品种米质。
科技助农让贫瘠的“新生地”变身“金土地”
更令人欣喜的是,稻米的丰收只是该科研项目的副产品,这片贫瘠“新生地”的整体生态环境修复进度喜人。如今才过去三年,这片原本贫瘠的新生地里蛙叫雀鸣,变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金土地”。记者在稻田里看到,蚯蚓、青蛙、麻雀等多个物种生机勃勃,甚至崇明东滩的珍稀鸟类偶尔也会来此觅食。
“在这里生存的物种越来越多,说明生态链越来越长,代表了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健康。”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达良俊告诉记者,不同于帮助“亚健康”状态的成熟土壤恢复肥力,横沙岛新生地土壤可谓“先天不足”,属于劣质土,急需快速的改良方案。这些土壤来源于河口淤泥,质地偏沙性,土壤的有机质及养分较低,并存在一定程度的盐渍化问题。
邓泓表示,未来,科研团队会继续针对农田中普遍存在的生态链破坏问题,为农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达良俊期待着今后在这里看到猛禽的身影,因为这将是大自然给出的,生态链完整、环境健康的最好证明。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