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是家校沟通的桥梁。开学前,老师来到学生家,除了希望了解学生最真实的生活学习环境和家庭情况,有时也难免要直面“虎妈”们的“灵魂拷问”。
“老师,您看上去好年轻哦,孩子多大了?”“老师,我的孩子很敏感,如果你要批评他能否委婉一些?”“老师,我家孩子不喜欢读书,该怎么办?”……千奇百怪的“拷问”背后,不变的依然是父母们一颗颗望子成龙的心。
对学业过度焦虑没必要,更别传递焦虑给孩子
海华小学的小亚同学,开学就要升二年级了。在班主任朱婷眼里,小亚在班上人缘很好且多才多艺。这次家访,朱婷刚落座,本想夸夸眼前这个性格活泼的孩子,不料全职在家照顾小亚的妈妈提前开启吐槽模式:“老师,她一点不喜欢读书,做作业拖拖拉拉,怎么办?”
一细问,一年级的小亚每天在学校完成校内作业后回到家后,先要练一小时钢琴和一小时民乐。吃完晚饭,还要做一堆妈妈布置的作业。“学了这么多,为啥成绩还上不去?”小亚妈妈的脸上写满了不甘,开始拿“别人家的孩子”说事,“人家能学好,为什么自己女儿就不行?”
“小亚的情况听起来有些‘本末倒置’。”朱婷快人快语,坦诚地和小亚妈妈分析,每个孩子精力有限,外面学的东西多了,自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校内的学习内容。尤其是今年开学,“双减”政策落地,为孩子减负,家校双方要目标、步调一致。
特级教师、闵行区莘庄镇小学冯志兰老师,今年刚刚送走一个毕业班。新学期,她要回到阔别五年之久的一年级班主任岗位。开学前的一次家访,这位经验老道的班主任,同样遭遇了一位全职“虎妈”。
才进小茅家坐下,小茅妈妈就掏出一本准备好的笔记本,一页纸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问题。“我的孩子老实,会不会被别的小朋友欺负?”“孩子身体有些过敏,学校的饭菜他能吃得惯吗?”“他个子小,能不能别让他坐在后面”……冯老师面带微笑,一边回答着小茅妈妈的疑虑,一边请她放心。“家校之间要想配合好,就要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冯志兰耐心开解道,家长如实提出自己对孩子入学后的忧虑,这是交心的第一步。在未来的家校沟通中,希望家长给老师更多的信任、相信老师的专业能力。
部分老师反映,在家访中确实会遇到一些“虎妈”。虽然本意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但这部分家长明显对孩子的学业过度焦虑,且无形中把自己的焦虑传递到孩子身上,这对于孩子的自信心会是极大的伤害。
海华小学党支部书记陈菊提醒学生家长,一定要放下攀比心和功利心。尤其当孩子还是小学低年级时,和孩子沟通,要从他们真正感兴趣的点切入。哪怕孩子只说了些琐碎或者无关紧要的小事,也一定要拿出耐心,千万不要把不耐烦写在脸上。“孩子幼小的心灵很敏感,需要在沟通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建立自信,这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尤为关键。”
90后老师太年轻?不同年龄的老师其实各有优势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不少老师反馈,在上门家访过程中,有些“虎妈”对孩子的情况介绍比较简答,但对带班老师则有更多的“好奇”。不少家长会旁敲侧击地打听班主任或主科老师的年龄、工作年限,有的“虎妈”看到老师是刚刚工作不久的90后,甚至会指手画脚提要求,生怕她们带班经验不够丰富……
卢湾一中心小学的70后班主任李芳,是位深受家长欢迎的资深班主任。今年暑假,李芳带着95后班主任张怡雯一起开展了四年级家访。
家访前,张怡雯做足了功课,向李芳详细了解了班上孩子的情况,做到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了然于胸。而后的事实证明,由于有资深教师帮衬一把,年轻教师很快收获了家长的信任。不少家长看到“陌生”的张怡雯挺了解自己的孩子,很快打消了心中不安。
为了将资深教师多年的宝贵经验传给后来人,卢湾一中心小学今年安排了十对资深教师和年轻教师参与双班主任制度试点,以老带新,共同开展班级管理。
“经常会有家长担忧老师太年轻,我会告诉家长,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年龄不是问题,只要老师是爱孩子的,相信时间总会证明一切。”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直言,相比经验丰富的年长老师,年轻老师学习能力强、精力更充沛,且跟孩子们的话语系统更为趋同。“家长要做的就是给予老师充分的信任感,让学生在正能量的氛围中健康积极地成长。”
作者:王星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