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视频博主@才疏学浅的才浅 发布了一期视频,用500克纯金手工复原了三星堆黄金面具,当时就有网友直呼,这哪是“才疏学浅”,明明是“才华横溢”↓↓↓
在没有模具的条件下,才浅选择“凭空捏造”,先将人像画在金板上,再根据轮廓敲打塑形。
敲出突起的鼻子,将眼部镂空,再剪出云雷状的耳朵。
经过细致地裁剪和捶打,最终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完美还原。
视频发布后,立刻惊艳全网(查看此前报道),就连@河南博物院 都眼馋这个文物修复的好苗子。
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 @中国文博 也发出邀请:“小伙子,欢迎一起探索文物世界。”
才浅在当期视频最后立下flag,如果点赞过100万,他就把同样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的金杖做出来。
结果短短两天,目标轻松达成。自从制杖提上日程后,网友每天都在朝思暮想。
四个月后,才浅终于兑现了诺言。这一次,他没有让观众白等↓↓↓
相比上次花15天复原出黄金面具,这次制作金杖,才浅用了4个月时间。
为什么要这么久?这要从它的原型说起。
三星堆金杖全长143厘米,直径2.3厘米,重463克,由木杖和外层包卷的金皮组成,是距今约3000年前的古蜀国祭祀品,是古蜀王权力的象征。
金皮的一端雕刻有46厘米长的纹饰图案,由箭、鸟、鱼和人的形象组成,十分精美。
这一层工艺繁复的金皮,是还原金杖的重中之重。
才浅准备了600克纯金,将其高温加热,煅烧成一块长方体的金条。
金条制成后,再放入炉火中煅烧,反复捶打,直至金条被锤打成想要的长度。
按照预想,才浅将金条锤打成合适宽度的金带,金皮雏形就大功告成了。
然而,他忽略了金的延展性。在捶打过程中,金皮的长度也随之延长,超过了原来设计好的长度。
才浅只好将金带剪断,回炉重造。
这一次,才浅按照出土文物的实际成分,在纯金中掺入了15%的银和其他金属。
这样操作,金块不仅会贬值,而且更难回收。但为了追求完美的复刻,才浅不惜下了血本。
第二次捶打时,才浅直接将金块捶打成扁平长条的带状,再通过裁剪来调整长宽。
才浅研究古人当时的技术,专门研磨了细砂来进行抛光。
打磨之后,黄金重新焕发光泽。
制作金皮,只是复原的第一步。复刻金杖上的纹路,才是最大的挑战。
这需要一种名为“錾刻”的手艺,通过錾子和锤子敲打金属表面,留下纹路。但錾刻一旦出错就无法修改,为避免翻车,才浅在薄铜板上练习了一个月。
准备动手时,才浅在仔细观察博物馆的原品后,突然发现,图案轮廓并非肉眼看上去的一条纹路,而是在不到1毫米的区域錾刻了两条平行且流畅的纹路。
然而在不断尝试后,他发现在錾刻时,两条平行刻线根本无法控制得那么精细。
快要放弃时,才浅忽然脑洞大开。
他用牛骨刀在金板上压划,画出纹路后再在反面加深,两条平行纹路就这样巧妙地被刻划了出来。
最后,才浅将制作好的金皮包裹在木杖上粘牢,为金杖注入灵魂。
被几百万网友催更数月后,成功制杖!网友们第一时间赶来合影留念。
金杖大功告成后,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才浅:明明刻一次纹路就已经十分明显,为什么要刻两条线?
看完资料后,他似乎理解了古人的用意。
这些纹路看起来只是一种装饰,但对古人来说,图案背后藏着的则是一种信仰,自然要本着敬畏之心锻造得尽善尽美。
三星堆文明时期还没创造出文字,却能为后世留下了金杖和面具这样精妙的工艺。
古蜀人一定想不到,三千多年后,会有一位视频创作者秉承着对文物和历史的热爱,尝试复刻这门手艺,完成一次跨越时空的匠心传承。
熠熠生辉的不仅仅是黄金,还有无数个才浅这样的匠人精神。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人民日报、博主@才疏学浅的才浅 、哔哩哔哩、共青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