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优秀的教师,都是反思型教师。
何谓“反思型教师”?
简单地说,就是能够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保持冷静的思考,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审视、追问、质疑、批判、总结、提炼、改进,从而不断超越自我、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
有教师可能会问:教学工作本来就够累了,何苦那么折腾,和自己过不去?这听起来好像反思是为了别人。
这样的心态,致使有些老师对“强制”进行的反思也是一味地应付。学校要求写工作反思、上课反思,那好,我从网上直接下载。
这样做,是因为没有弄清楚反思的意义。反思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反思是挑自己的“刺”,是使自己成熟起来,使自己从烦琐和疲惫中解脱出来。
每当聊起这个话题的时候,总有老师充满困惑:我也一直在反思啊。学校每学期都要交一篇教学反思,班主任也要交班主任工作反思……可我怎么觉得,写了半天,自己并没有从中受益啊。
的确,很多学校为了促进教师的成长,采取了一些“强制措施”,要求教师完成多少字的学习笔记、多少字的教学反思,但这只是来自外部的“强制”。我们知道,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真正成为反思型教师,一定源于教师的自我修炼。如果一个老师缺乏内在的自我主动修炼的欲念,缺乏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追求,那么做反思型教师的愿望必然落空。
反思,更多时候体现的方式,我称之为教师的“个人奋斗”,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教然后知困”,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了,我们要坚持去摸索,去总结,去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丑陋的我”“残缺的我”。这样,我们才能使自己处在不断进化的状态之中。
反思的关键是学会思考。一个课例、一个教育案例、一个教学片段、一个课间剪影等,以及校园生活中的每时每刻、每个角落都有我们的观察点、思考点。
仅以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可围绕以下角度展开反思。
对自身教学情况的反思:一节课下来,自己教授的时间有多长?语言的提炼怎么样?体态语言是否丰富?自己的表情怎么样?课后我感到愉快吗?
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反思:学生听课的反应怎么样?合作的情况怎么样?目标达成率如何?哪些学生进步了?学生的习惯培养、方法培养得到了哪些提高?
对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的反思:自己对教材有没有创造性的教学?关注现实生活的情况怎么样?是否引进了鲜活的教学素材?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贯通怎么样?教学设计的效果怎么样?
对课堂整体状况的反思:自己从学生那里学到了什么?课堂中最精彩的片段是什么?如果重新上这一课将如何改进……
以上这些只是一个思路的提醒,涉及我们每个人。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更多的思考点。
但要特别提醒的是,不要把反思单纯地理解为“想”,否则容易变成“纸上谈兵”。
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
反思可以使我们拨开迷雾,看清“庐山真面目”。但反思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只有具备坚强意志和美好理想的人才能做得更好。
作者:王福强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教师博览、中国教师报 图丨本报资料图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