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学教育界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4)7月12日晚在上海开幕。
这是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成立50多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青浦实验”的开创者、华东师大特聘教授顾泠沅受邀作大会报告,介绍这一在上海持续开展45年的数学教改的实验成果。时隔41年,继华罗庚之后,顾泠沅成为第二位作大会报告的中国学者。
12日晚的大会开幕式上,数学教育界三大顶尖大奖——克莱因奖、弗赖登塔尔奖、卡斯泰尔诺奖悉数揭晓。
40岁以下中青年研究者规模亚洲第一,我国正从数学大国迈向数学强国
本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群星汇聚,从7月12日起至7月18日,来自129个国家或地区的参会者于线上、线下参与约500场学术会议和活动,国际覆盖面为历届之最。
此次大会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数学教育专家参与。本届大会主席、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王建磐教授说:“数学研究和数学教育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数学研究,大家都很清楚,是典型的基础研究。而数学教育则不同,需要老师们深入一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数学人才的培养方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田刚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数学教育取得了很大进步,自主培养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年轻人,产出了很多国际一流成果。在基础数学研究领域,中国青年学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大大增加。目前,我国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数学研究者规模已达亚洲第一。
与此同时,田刚也表示,我国数学教育发展的时间仍然较短,还需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当下努力的一个方向,当是“在国际数学界形成自己的学派”。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曾提出,“希望在21世纪看见中国成为数学大国”。王建磐直言,如今,这个目标已经实现,我国整体的数学研究水平、研究者数量等均进步很快。“下一步,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从数学大国成为数学强国。”
40余年数学教育的“中国经验”,为世界多国借鉴应用
在13日的大会报告上,顾泠沅将以“一项数学教改实验的45年见证”为主题,详细介绍这项自1977年持续至2022年的数学教改实验。
12日,顾泠沅在接受《文汇报》独家采访时忆及40多年前“青浦实验”启动的背景:1977年,在对全地区4373名高中毕业生的摸底考试中发现,青浦县(现青浦区)学生的及格率仅达到2.8%,平均分仅为11.1分,其中,零分比例高达23.5%。
“低分学生遍地与现代教育期望的巨大反差,孕育出了紧迫的教学改革需求。”顾泠沅说,为改变这一局面,“青浦实验”适时启动。十年之后,成绩单出炉,青浦初中毕业生的数学成绩合格率由1979年的16%上升为1986年的85%(全市为68%)。1992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将“青浦经验”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成果在全市、全国推广。
“如今,这一‘中国经验’已为大家熟知,不仅在亚洲、非洲不少发展中国家推广,同时也被很多发达国家借鉴应用。”在顾泠沅看来,四十余年来,这些宝贵经验的成功取得,不仅是几代人持续接力的成果,也体现了我国教研工作的优势。他直言,任何教改究其实质,都是师生关系的转变,“当一名新时代的老师,不仅要当面对学生的精细讲解者,还要成为启发性问题的提出者,以及学生亲自尝试、活动、体验、表达的引导者”。
数学教育“上海模式”备受瞩目,新技术加持下的新实践有看头
事实上,世界多国学术界、教育界都很关注中国的数学教育。在不少国外同行眼中,大会中的“中国数学教育特色主题活动”板块尤其不容错过,来自苏浙沪等地的13个团队分别报告相应的研究成果,全方位呈现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亮点。
在这些鲜活的案例中,已逐渐走进英国等国家的基础数学教育“上海模式”,必定会引起来自全球的数学家、数学教育者的兴趣。此前,上海数学教师曾带着“一课一练”等国产数学教材,前往英国水平较高的私立学校交流经验,一度引发热议。2014年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启动后,中英教师间的互访、交流持续至今,对更全面认识中英两国教育理念、促进文明互鉴意义深远。
王建磐说,我国独树一帜的教育、教研系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兴趣。现在,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介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持下的数学教育实践,同样将在本次大会期间亮相。比如,上海中学师生将展示疫情期间“数学教与学”的性质变化;华东师范大学团队将分享3D数学适应性学习系统的开发等。
顾泠沅认为,如今的数学教育,其丰富性早已跨越了学科边界,它融合了东西方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以及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教学的多角度思考,既有理性的探索,也有实证的研究,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定会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储舒婷 王星
编辑:苏展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