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次泪目、一幕幕刷屏“致敬”中,热播剧《觉醒年代》在无数大学生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烙印:这部剧够真实,有血有肉,传递着百年前一代“新青年”的理想与追求;这部剧极具感召力,因为它呈现了所有中国人心中最难以磨灭、最感到自豪的集体记忆。
5月16日下午,《觉醒年代》剧组主创人员和主演走进复旦大学,与青年学子分享他们的创作心路历程。大家仿佛又一次穿越时空:回望百年前那段光辉岁月,与剧中的热血青年们一起,重走了一次初心之旅。
“百年巨变沧桑,青年热血依然沸腾滚烫;百年风雨兼程,民族之魂仍旧澎湃激昂……”
在这堂沉浸式党课的末了,主创、主演们还与大学生一起共同朗诵诗歌《青春宣言》。复旦大学相辉堂内,慷慨激昂的《青春宣言》,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在这部作品中,看到“最美好的中国人”的样子
“我几乎从来不追剧,但《觉醒年代》是例外,这部电视剧的每一集都让我欲罢不能,因为我从这部作品中看到了‘最美好的中国人’的样子。”活动主持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的一席话,引发了在场很多人的共鸣。
为了参与交流,张力奋特地从复旦大学图书馆特展部借出了《新青年》创刊号的原件。这本在《觉醒年代》中频繁露面的杂志,第一任主编就是陈独秀。1920年,《新青年》的主编被移交给了后来的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先生。
今天在复旦上演的这一幕,格外让人难忘:在《觉醒年代》中饰演陈独秀的演员于和伟,和陈望道先生之子、复旦大学教授陈振新来了一次“面对面”。
因为参演《觉醒年代》,于和伟已是第三次扮演陈独秀。“通过这次的人物塑造,我从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以及陈望道先生等当时的一批新青年身上,领略到了他们的精气神、他们的风骨、责任与担当。这次的创作经历,将让我受益终生。”
“我在差不多第40集的时候,在剧中看到了我父亲年轻时候的模样,父亲对理想执着的追求,以及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又仿佛重回到我的眼前。”为了参加这次活动,陈振新也有备而来:他在现场展示了一张照片,上面是1921年1月15日胡适给陈望道写的明信片。在这张百年前的明信片上,他们就谈到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
陈振新回忆,“在1920年时,《新青年》已成为我们党组织的机关刊物。而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早年的共产党人想尽一切办法。记得父亲在《新青年》中设立了一个专栏,引入了各种马克思主义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章影响了许多年轻人。”
在同频共振中完成“二次创作”,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无论是惊人的播放量、满屏的“吾辈当自强”弹幕,还是一个个由学子们自发“安利”的小视频,《觉醒年代》在青年群体中的“热度”毋庸置疑。来自观众年龄层的统计显示,该剧的六成“剧粉”都是90后、00后。
下午,在复旦大学相辉堂前,为参加活动而来的学生们排起了长队。
“万万没想到这样的一部剧,受到如此多年轻朋友的喜欢。”这样的场景,也出乎导演张永新的意料。在张永新看来,因为他们的喜爱,这部剧在网络上完成了二次创作,包括当年的名言警句也一一呈现在网络上,掀起一次次传播热潮。“创作者和观众是同频共振的,我们都敬仰那个时代,更尊崇像我们先辈那样一个又一个大写的中国人。”
至今,张永新的书房中仍然保存了拍摄这部电视剧时的一张通告单,其中有31个角色,包括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罗章龙、黄凯、刘世培、邓中夏等等。“这份沉甸甸的名单,每一个名字都是一部传奇。这些有思想、有抱负、有担当的年轻人为挽救家国于危难不断探索、奋斗乃至牺牲。而我们要塑造出这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要展示他们的民族大义,还有他们的日常、柴米油盐和悲欢离合。”
“观看这部剧,犹如一次初心之旅。”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学生王羽雯说,在看剧前,她对于从晚清到民国初期那个年代的认识,还停留在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上。“《觉醒年代》全景式再现了百年前的历史画卷,我和同学一起三刷、四刷后,大家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对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和初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听完来自主创团队的分享,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学生刘东昇也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觉醒年代》堪称一部宝藏剧,动人的故事与鲜活的人物不仅照亮了百年来青年们上下求索的道路,也增强了今天的我们不断追溯党史百年的决心,启迪着当代青年追求真理,勇担大任。”
作者:姜澎 储舒婷 图片均为袁婧摄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