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宣讲团:00后大学生担纲“党史主讲人”
“刘佛年老校长一生奉献于新中国教育事业,在他的倡导下,华东师大在全国率先建立第一个教育科学学院。”“走近文学泰斗徐中玉先生,体悟先生以天下为己任、家事国事事事关心的赤诚之心。”日前,在百年正青春——华东师范大学共青团“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风采展示暨2021年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上,华东师大“新时代·新青年”党史宣讲团成员集中进行主题宣讲。
现场,华东师大团委与奉贤区团委、普陀区团委、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团委、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团委等多家团建联盟单位代表,以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包括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在内的附属学校等共同启动2021年区域化团建项目,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推动党史宣讲常态化进社区、进中小学校。
▲区域化团建:大中小学生共同唱响在灿烂阳光下
95后、00后大学生担纲“党史主讲人”
如何“拉近”百年大党与95后、00后青年一代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如何让朝气蓬勃的新时代新青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感受到我们党百年奋进再出发的“青春气”?今年以来,华东师大团委和党委宣传部共同推动组建“新时代·新青年”党史宣讲团,进一步挖掘校史中的党史,推出“学科史中的党史”系列首批宣讲课程,让95后、00后在校大学生“唱主角”,担纲“党史主讲人”。
宣讲团鼓励大学生“主讲人”从独特的青年视角出发,挖掘与他们日常学习息息相关的学校各学科发展史中的红色资源、党史故事、代表人物等丰富的宣讲素材,精心设计主题和组织安排内容,以贴近当代青年人的讲述方式,讲好前辈学人矢志投身党的教育事业的生动故事,“以讲促学”让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情景剧再现华东师大版“山海情”
“我们是新中国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党和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就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需要教育的地方去!”“做西藏人民教师,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活动现场,由同学们编排演出的情景剧《扶贫路上的三个青年人》引起了一波强烈的“回忆杀”。
▲情景剧《扶贫路上的三个青年人》
其中一幕生动还原了60年前30余名华东师大毕业生响应“支边”号召,奔赴刚成立两年的西藏公学(西藏民族大学前身)任教的场景。当年同样意气风发的一批师大年轻人跨越山海,将自己的教育人生全部献给援藏事业的抉择和坚守,对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都产生了极大触动。
▲情景剧《扶贫路上的三个青年人》
据悉,情景剧改编自由华东师范大学编著并即将正式出版的《扶贫路上的三个“青年人”》一书。书中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量体裁衣因地制宜”“扶贫扶智教育强基”三个视角切入,全面展现华东师大青年学子多年来在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对口支援、选调生、咨政科创、乡村支教、推普脱贫等一系列感人故事与责任担当。记者了解到,书中所配插画均由华东师大光华书院、设计学院、美术学院师生创作。
师生“接棒”传承,研究生支教团再出征
“徐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我是你当年教过的167班的学生!”据悉,今年是华东师大研究生支教团出征的第23个年头,也是赴云南武定一中支教的第20个年头,活动现场连线了2001年首批赴武定一中的研究生支教团团员、现任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的校友徐速,以及目前正在云南武定一中支教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查莎。新老团员隔空对话,共同讲述每一届团员都在坚守和传承的“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辈子难忘的事”的“团魂”。
“我是1999年从人民大会堂山东厅出发前往青海,对于从小在上海长大、从来没有离开过上海的我来说,那一年要面对很大的挑战。零下20几度的极寒天气且没有任何取暖设备,基层教师仍坚守教书育人的一线,服务脱贫攻坚。” 华东师范大学首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地理科学学院周立旻教授曾赴青海支教,他说,正是这样的支教经历让他更加坚定地选择了留在华东师大从事教育工作,致力于为更多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为教育事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人才。
在历届支教团成员的见证下,团市委副书记邬斌向华东师范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授旗,开始书写属于他们的支教故事。
▲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
作者:吴金娇 通讯员董盈盈 陶婧 张静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华东师范大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