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2021年春季长三角师资网络招聘专场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之中。
参与视频面试、和校长在线上“面对面”、录制授课视频自荐……尽管隔着屏幕,很多招聘在线上进行,但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和社会人士仍表达了有志于从教的意向。
正值招聘旺季,应聘者中自然不乏名校生和高学历者。那么,沪上中小学和幼儿园在储备未来师资时,对人才的需求是什么?在校长眼中,哪一类人更有机会脱颖而出收获教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众多学校在师资招聘上也传递出新风向:比起专业拔尖,“一专多能”者更有机会胜出。尤其在基础教育学段,校长们对“综合素质高的老师”也有了更精准、细化的描述:有爱心、能“跨界”,最好还有点个性,这样的年轻人可塑性强,是理想的“合作伙伴”。
“你愿不愿意接种疫苗”纳入师资招聘面试题
为了招募理想的师资,今年,不少沪上中小学校长都很“拼”,纷纷启用直播,和求职者们“面对面”,传递更明确的招聘意向。
“我们学校每一个老师都是干劲十足的,目前在校学生有将近1千人,到下学期会达到1300人左右的规模。”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外国语学校校长李莉戴起耳麦,拿上手机,从体育馆一路直播到了学校大草坪。在“校长面对面”环节,李莉在介绍完学校的基本情况、硬件设施、课程体系、薪酬待遇等诸多求职者关心的问题后,又紧接着化身校园“讲解员”,边走边聊,让大家跟随她的移动镜头,更为直观地了解学校的点点滴滴。这两段“走心”的直播,在师聘在线小程序上获得了众多求职者的点赞。
“在新课标和新教材‘双新’改革推进之下,高中学校须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全面培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师资招聘上,相比过去注重求职者的专业功底、学历背景等,如今我们更看中求职者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校长卢起升告诉记者,在面试环节,很多问题其实都经过精心设计。比如他就问过求职者,“现在上海在加快实施新冠疫苗接种,你愿不愿意接种疫苗?”在卢起升看来,年轻人来应聘教职,如果无法在这些问题前正面积极表述,那至少说明其对接种疫苗的认识还存在一定误区,而这样的认识误区可能与其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相关性。“我希望未来的教师都能将科学和人文精神内化于行,既能使自已的人生充满阳光,也能够引领学生尊重和探究科学规律,从而成就学生幸福的人生。”
除此以外,求职者的个人专长,包括是否参加过公益活动、是否具有奉献精神等,同样是校长们所关心的。“学校的未来发展,需要有个性化的老师来引领,我们希望老师‘一专多能’,既能上好专业课,也能引领学生在其他领域有所拓展。”
招7位老师,校长要面试数百人
“今年的春季招聘,我们希望再招一个物理老师,能陪着孩子们一起‘探索太空’。”28日上午,宝山教育系统人才招聘会刚结束,宝山区美兰湖中学校长陈明宏就邀请在招聘会上物色到的几位条件不错的物理老师人选到学校实地看看,并现场进行试讲。
记者了解到,在美兰湖中学目前在编的28名教师中,共有硕士、博士15人,其中不乏两位中考命题专家。今年,学校将继续招聘7位教师。虽是一所开办不过两年半的新建初中,但其雄厚专业的师资配备,已让不少同行刮目相看。
为了找到符合要求的老师,短短2个月的招聘季,陈明宏往往要面试数百人,听上两三百堂求职者的试讲课。除了考察求职者的学科专业能力,陈明宏努力发掘的是他们各自对于教育的“初心”。“你来当老师,是仅仅想有份谋生的职业,还是希望能静下心来做点实事?”“我们是新学校,经不起等待,你是愿意跟着大家一起向前跑还是只想慢慢走?”“你是师范毕业,那当初进师范求学时对教育的‘信仰’,现在还有没有?”
陈明宏告诉记者,他选人的理念很简单:“我们一不讲关系,二不看背景,三不重学历,唯求‘德艺双馨’,把每个岗位给到符合我们要求的人。不管你从哪毕业,或者来自哪个学校,进了我们学校大门后,就希望你把过往的一切‘清零’,和大家站上同一起跑线。”
小学幼儿园师资需求大,擅“跨界”者更易被相中
据上海市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潘国俭介绍,今年上海对于学前教育以及小学语文、数学等主学科的教师需求量仍然较大。
学前教育方面,截至2020年到2021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共有幼儿园1679所,在园幼儿超过57万人,现有8万多名教职工,目前每年仍存在3000人左右的师资缺口。
在中国福利会托儿所所长方玥看来,幼儿阶段是整个人生发展的基础,很多幼年时养成的不良习惯,往往会对成年后产生长远影响。因此从事学前教育不能仅凭“一腔热血”或“经验主义”,而是需要经过长期严格、系统的专业化指导。“我们招聘新教师的时候,除了关注求职者是否‘科班出生’,还会通过和她们对话、让她们给孩子试讲以及与孩子互动,来捕捉她们的爱心、童心、责任心,观察她们的儿童观、教育观。只有孩子们真正喜欢的老师,才有可能为我们所用。”方玥表示。
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去年从师资招聘会的“非你莫属”自荐环节招到了一个美术老师——毕业于苏州科技大学的王栩晨。“当时那个环节有数百名竞争者,层层筛选后有10个学生走上了舞台。我记得当时王栩晨的即兴展示很有个性,是用瓜子壳创作了一幅画,现场模拟教学的思维也很敏捷。这样的学生招进来之后,我们会安排经验丰富的‘师傅’来带教,教他们如何钻研教材,怎么跟孩子打交道。”吴蓉瑾说。
在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类似“跨界”的案例不少。英语老师施莉虹的学科背景是金融学,美术老师宋立芸则是由景观设计师转行而来。
吴蓉瑾说,在师资招聘上,学校近年面向各专业、各领域有志于从教的人才敞开大门。“从教学情况看,这些‘跨界’的人才,有时可以跳出教育看教育,也往往会将自己的所学所长都用到小学教学之中,经过一定的带教和磨炼,会成长得非常快。”
“对于小学老师而言,爱心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平时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还是在人才储备上,吴蓉瑾特别看重一个细节:教师的眼神。“你从老师的眼神,就能看出她对学生有没有爱。有些老师上课,目光一直聚焦在学生身上,和同学交流时也有很多眼神互动。但也有的老师,目光停留在黑板上的时间会比在学生身上多。老师有没有爱,学生的感受最深。”
作者:王星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