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江南的秋色和历史悠久的松江鲈鱼,一同写进自己的原创歌词,最近,有一批中学生为松江特产的四鳃鲈鱼写歌、制陶、做文创。他们为什么“迷”上了这尾鱼?
原来,曾被乾隆皇帝赞为“江南第一名鱼”的松江鲈鱼,“游”进了松江二中的跨学科课程,带着同学们走出校园,在环境科学、历史文化、艺术创作等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也让他们了解并爱上了这一家乡文化。
“文创鲈鱼”既是家乡特色,也是跨学科研究课题
这个学期,松江二中学生黄蕾、张毅欣和张晓雷来到一家陶艺制作体验馆,用自己的创意在盘子上“复刻”了陶艺版的鲈鱼。“陶艺制作比想象得更困难,在完成课题的同时,我们也学习到了许多关于陶艺的历史和制作工艺。”
另一组学生陆闻语、唐琪佳和陈刚在参观了学校附近的张明艺术馆后受到启发,从美学空间中汲取了创作灵感。“在让人充满惊喜的艺术美学生活空间,四处陈列着艺术品。其中,有一套画着四鳃鲈鱼的杯具令我们驻足,杯壁上的鲈鱼鲜活精致,笔触韵律无穷。”
还有一组学生在松江布展示馆中,则萌生了将鲈鱼元素与传统土布相结合的文创新点子。“不同年代的松江布拥有着不同的图案与纹理,在一针一线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朝代的印记。如果将四鳃鲈鱼元素融入到松江布中,可以同时为四鳃鲈鱼及松江布文化的传承开辟广阔的前景。”松江二中学生范可枫、袁泽颖和周靖怡,在和老师热烈讨论后,确立了这样的创意,并付诸实践。
作为课程的研究项目之一,同学们从科学、艺术、人文等多个角度研究松江四腮鲈鱼。历史上,四鳃鲈鱼曾是松江人的舌尖记忆,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诗词名篇,成为当地的文化标志。但后来由于环境恶化,松江鲈鱼一度灭绝,直到复旦大学王金秋教授团队再度将其人工繁殖成功。
松江二中副校长余方喜告诉记者,从2015年起,四鳃鲈鱼就作为首个学生项目,进入学校的跨学科课程。历届学生从形态特征、生活环境、人工养殖、历史文化等角度,对这一松江特色物种开展研究。而今年,学生主要从艺术视角对松江四腮鲈鱼进行再创作,通过各色文创产品宣传推广松江鲈鱼文化,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长达两年的课题研究,鼓励学生走进企业、高校、医院等亲身实践
在松江二中,从高一一进校,学生就可以从多个领域的项目中,选择并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方向。除了松江鲈鱼,目前,学校还有和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的先进纤维制造项目、和G60科创走廊高新企业合作的人工智能项目、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合作的医学项目等7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在为期两年的体验式课程中,除了每周两节课的时间,同学们还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等,走出校园开展研究。
来自企业、高校和医院的顶尖专家,也和学校项目老师一起,组成“双导师”团队共同指导学生。从2015年至今,同学们在业界专家指导下的研究课题,有的已成功申请国家实用型专利、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有的则在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等比赛中斩获佳绩。
值得欣喜的是,不少同学不但从中发现了自己的兴趣,也为他们未来的专业选择,甚至人生发展方向播下种子。余方喜说:“这样的探究性学习课程也是一门必修课,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生涯发展等紧密联系在一起。鼓励学生从实际生活和身边环境中,开展跨学科项目研究,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通过专门设计的项目学习手册,记录和评价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包括活动体验、计划、每一次记录、开题、中期汇报、结题等,过程记录中不仅有自我评价、小组互评,还有校内外双导师的共同评价。
在项目开始前,学校对学生创新素养进行初评,两年的项目学习后再次测评。余方喜表示,学生的好奇心、冒险心、想象力、挑战性等方面均有所提升。下一步,学校将更细化并总结课程中的各项评价指标,更加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创新素养。
作者:储舒婷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均为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