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9日,我应邀为西华大学校庆60周年做学术讲座,并与西南交通大学的研究生座谈。会后,曾跟从我做博士后研究的段从学(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王珂(东南大学教授)陪我去峨眉山旅游。10月22日晚到达金顶,入住金顶大酒店。第二天凌晨,天刚蒙蒙亮,我和段从学、王珂便从金顶大酒店出发了。我们要赶到金顶最好的位置欣赏向往已久的峨眉日出。
我们选定的目标是舍身崖。这是峨眉山最险要、最神秘的地方。侧身壁立千仞的悬崖,俯看浮云遮蔽的深不可测的谷底,令人浮想联翩。相传峨眉派祖师郭襄女侠曾在此题偈曰:爱别离绝情,求不得舍身。故而此处被称作“舍身崖”。这里是绝佳的观看日出的地方,是金顶最靠前的一处悬崖,眼前是一片云海,再无其他遮挡。
为了安全,峨眉山景区先是在悬崖顶部修建了粗壮的铁栏,继之又在铁栏后边设立了两米多高的厚重的玻璃幕墙,游客来这里就只能隔着玻璃看日出了。有些人不愿玻璃隔断视线,便只能往后边的山上找合适的位置。此时王珂就站在后边高处的岩石上,而我与段从学则紧紧地贴住玻璃幕墙。
东方的天际已出现火红与金黄交织的早霞,随着时间的推进,霞光也越来越耀眼。到7点12分,太阳终于露面了,弓形的红色轮廓越升越高,光线也越来越亮,等到太阳迸出云海的刹那,万道霞光与眼前的浮云交相辉映,极其壮观。我们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真美!
当游人们实现了自己的心愿陆续散去的时候,我身边的段从学突然发现有个小伙子不知什么时候,已翻过玻璃幕墙,到了悬崖边上。
这个小伙子有1米8的个子,穿一件浅蓝色的羽绒服,他从玻璃墙上边,把手机递给段从学。段从学以为他要从墙上翻回来,便接过了他的手机,想接应他一下。不想这个小伙子没有翻墙回来,反而朝悬崖边走去,他就站在那里,只要一纵身,便会葬身云海之中。
段从学看出小伙子要跳崖,便朝他喊道:“兄弟!别做糊涂事呀!你递我手机,我以为你要翻墙回来,可你要跳下去,让我情何以堪!兄弟,快上来!快上来!”我也跟着从学呼喊:“别做傻事,快上来!”我们的呼叫引来许多游人,看到小伙子要轻生,大家不约而同地呼喊:“快上来,快上来!”其中有个女孩子,呼救的声音特别动人:“小伙子,快上来,抓住姐姐的手,姐姐的手是温暖的!”
大家的呼唤,小伙子肯定听到了,但他没有回头,依然站在悬崖边,形成了僵持的场面。此时,段从学把小伙子的手机递给我。我知道这是让我用这手机报警。可这小伙子的手机我不会用,便用我的手机打120、110,一时听不到响应,转念一想,即使120、110的人能来,也要不短的时间,还是赶紧找到景区的警察或工作人员为好,便朝金顶的那排香火售货台跑去。
一位售货小姐指远处的一个牌子说,那上边有景区电话,你们赶紧去打。我年纪大了腿脚不行,便对身旁一位年轻人说:找到牌子上的电话,让他们快来救人。年轻人毫不犹豫,立刻跑过去给景区管理处打了电话。我便匆匆赶回舍身崖,等到距玻璃墙两米远的时候,只见那个想要跳崖的小伙子已被群众的不断的呼唤声所感动,他回到玻璃墙边,手刚伸出来,就被段从学和身旁的一位年轻人(上海天成律师事务所戎文宏)紧紧地抓住,一下子把他拉过了玻璃幕墙。此时游人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那位呼唤“姐姐的手是温暖的”女孩,满面泪水,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也是热泪盈眶。
小伙子刚一落脚,我便把那个手机递到他的手中,对他说:“这是你的手机,快给家里打电话,报个平安吧!”小伙子接过手机,却没有说一句话。我一摸他的后背,擅抖得厉害,看来他的情绪还远没有平复。我们把他拉到离开舍身崖一段距离的石头上坐下。
这时王珂走过来,就蹲在他的面前,开导他,劝慰他。王珂曾提出“诗歌疗法”,对心理疗救颇有心得,此时他的心理救助法有了用武之地。经过一段开导,小伙子的心情慢慢平复,开始简单地回答问题,才知他父亲已逝,母亲改嫁的悲惨身世。
王珂把自己的电话和微信留给他,希望与他保持联系。此时景区的警察也赶到了,他穿着黑色大衣,上边有“旅游警察”四个字。他拉起了小伙子的手,往外走。我对那位警察说:“你们带他回去,先问问他有什么困难,帮他解决一下,以免他再走这条路。”警察说:“放心吧,我们知道。”
分手前,从学、王珂、我、两位现场的女孩与那位小伙子合拍了一张照片,祝他好运。然后,我们目送警察挽着小伙子的手,迎着清晨的微风,朝着灿烂的阳光走去。
作者:吴思敬(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文汇报图片库 记者陈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