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该给学生留下什么样的最美回忆?毕业20多年的校友说“是当在校园里被各种青春的烦恼困惑时,在校园大树下大家一起吃肉包子时的美好感觉”“最难忘老师在教室的后窗外跳起来看学生上课有没有睡着,有睡着的就要狠狠批评”“最难忘中学时校园里对于自己未来会成为谁一无所知时的迷茫”……对中学教育来说,巨变的时代中什么才是教育不变的价值?26日下午,复旦附中校友会金融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文化传媒委员会、金融委员会联合论坛论坛上,来自不同领域的60后、70后校友分享了他们在校园里的收获,为学校究竟该如何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中,为学生的发展提供长久支持出谋划策。
复旦附中被称为是“与大学最像的中学”,用校友的话来说,中学给学生最重要的感受,除了学业以外,还有就是“青春中的每一件事都被老师认真对待,这让当时有点叛逆的我们养成了习惯,那就是做什么事情,即使头破血流也要继续往前,永远记着为什么而活,永远关照自己内心的幸福”。
今天,复旦附中的四大学院也正式揭牌,开启探索育人成才的新模式,并将进一步探索大中小学教育改革衔接与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据校长吴坚介绍,自2018年起,针对学生不同的和个性特长和成长目标,复旦附中在文理学院实践的基础上探索面向全体学生的“学院制”培养方式改革,设立望道、步青、家祯、希德四大学院,并在主题大会上正式揭牌。从高一年级开始,学校根据四大学院的学生特点,分别开设了数理化提高专项课和文科素养专项课,给学有余力的同学发展兴趣爱好的空间。
这四个学院各有学科特色,伴随学生度过三年高中学习生活,不仅为学业发展集中优质资源,更为人生成长提供更广阔的指引与更全面的关怀。
昨天的校友论坛也是今年的第五场论坛,今年5月起,复旦附中相继推出多场校友系列主题论坛。前四场论坛分别以“医生的初心与使命”“创新·融合·强基——新时代教育的使命” “激扬梦想 创见未来”“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为主题,邀请生物医药、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法律咨询等领域校友回到母校,为学生分享成长建议。
作者:孙梦溪
编辑:姜澎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