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把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国家卫健委官网前天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加大抑郁症防治工作力度,遏制患病率上升趋势,鼓励社会心理服务试点地区探索开展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 据悉,抑郁症正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全球预计有3.5亿人患病。
《方案》提出,到2022年在试点地区初步形成全民关注精神健康,支持和参与抑郁症防治工作的社会氛围。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80%,学生对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5%。抑郁症就诊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治疗率提高30%,年复发率降低30%。
《方案》提出,医疗卫生机构应开展抑郁症筛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等形式,为公众提供线上线下抑郁症状况测评及评分说明和诊疗建议等。各类体检中心在体检项目中纳入情绪状态评估,供体检人员选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实际工作开展重点人群心理健康评估,对发现疑似抑郁症患者,建议其到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就诊;精神专科医院结合各类主题日、传统节日宣传活动等,组织开展抑郁症筛查;综合医院提供自助式抑郁症测评设备或公布测评微信公众号,供就诊患者开展自助式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针对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高压职业人群等重点人群,《方案》分别提出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措施。比如,要求中学、高等院校均设置心理辅导(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学、高等院校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每学期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授课,指导学生科学认识抑郁症,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等。 记者注意到,《方案》要求强化心理热线服务的作用,提出依托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或12320公共卫生公益热线、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等专业力量,以市为单位至少建立1条24小时提供公益服务的心理援助热线。同时,将心理援助热线建设成为公众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求助、疏导、危机干预、转介的便捷平台。定期组织对热线接线员的培训和检查,每名接线员每年至少接受2次培训,每月至少接受1次检查。
《方案》同时提出,要及时开展心理干预。建立健全包括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社工等在内的专业化心理危机干预队伍,每年开展不少于2天的专项培训和演练。在重大传染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及时处理急性应激反应,识别高危人群,预防和减少极端行为的发生。
作者:储舒婷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