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人生阅历都是生命成长的精彩课程,以家庭教育为根基、学校教育为主干、社会教育为辅助、自我教育为根本,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课程体系。每一阶段的教育都是课程的主要内容,任何一堂课都不可错过。
家庭环境:生命成长之底色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家庭就是这粒种子萌芽和成长的丰厚土壤。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做一个好家长、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未必一定要有过人的本领或高超的学识,但一定要有爱。我们常说,家是一个人最温暖的港湾,这种温暖不是来自于物质的充盈丰富,而是来自家人的默默关爱。
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对孩子的爱,可以是情不自禁地捧起他可爱的小脚丫,可以是每晚在灯下陪他一起读绘本,可以是耐心地听完他想说的话;对于爱人的爱,可以是不经意间一个默契的眼神,可以是对爱人发自内心的一句夸赞,可以是偶尔送给对方的一个小礼物;对于家庭和生活的爱,可以是在茶几上摆放一枝鲜花,可以是在餐桌前分享一本书,可以是跟所有家庭成员一起聚个美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并不是只用语言去教育孩子“你要这样做”,而是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让孩子感受温暖与美好,懂得关爱与责任,知道理解和包容,学会热爱和进取。这些品质摸不着,却看得见,它们会镌刻在孩子生命的基因里,为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打下亮丽的底色。
学校教育:精神滋养之甘霖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学校就是让孩子扬帆远航的港湾。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的任务不仅仅在于授给学生从事劳动及合乎要求的社会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而且也在于给每个人以个人精神生活的幸福。”一个人只要踏上求学之路,便会有与众不同的经历。岁月悠然,师恩绵长,同学情深,每一个阶段的故事都是一次美丽的成长。
在学校教育中,分数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但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分数和录取通知书,只是孩子某个阶段、某一方面的成绩,并不是终生的定格,不是人生的最终答案。
家长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认识到分数不能决定一切。孩子一次升学考试没考好,不要紧,鼓励孩子勇敢面对挫折,重新开始;孩子对学习实在不感兴趣,不要紧,鼓励孩子发展一项特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掌握一技之能并成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一样可以取得成就。
即使你觉得孩子哪方面都不行,也要勉励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品行端庄的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尽管这样的孩子将来或许成不了那种“成功人士”,但他以后在社会上不会走错路,同样可以收获幸福的人生。无论孩子将来有怎样的人生,学校教育所给予他的知识增长和精神丰富,会永远如甘霖般滋养他的成长。
社会生活:心智丰富之源泉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是的,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社会是最大的学校。社会给了我们丰富的教育题材,也让我们从中获得了生存的能力,懂得了生活的价值。
随着时代的变迁,孩子不必春天躬身耕种,夏天挥汗收割,但必要的生活体验还是要有的。让孩子体验生活,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应该从承担家务的小事做起。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一家人一起劳作创造的温馨,不仅能够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数,还能通过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热爱劳动、勤于动手的榜样,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和创造生活的激情。
家长首先应该提高自己对于劳动价值的认识,杜绝重智轻德、重成绩轻素质的认知束缚。同时要用好家庭生活这个劳动教育的活教材,要意识到生活处处有劳动、事事需劳动,劳动就在孩子身边,伴随孩子饮食起居、一粥一饭,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劳动教育。
可以要求孩子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将其固定为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还可以带领孩子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及劳动体验活动,既能帮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生活、开拓眼界,又能在劳动的过程中增进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把劳动教育融入到生活细节中,培养的不仅是生活的基本技能、生存能力,更是热爱劳动的精神。
自我发展:梦想实现之路径
教育的制高点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教育就是激发孩子自我教育,实现自我发展。其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兴趣,是实现自我教育、获得生命成长的基本方式。按照马斯洛的五层需要理论,自我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世界,也有自己的梦想,并且对未来充满向往。梦想能吸引他走向未来,让他对生活充满希望,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让他斗志昂扬、奋力拼搏,实现自我。父母只是孩子梦想的引导者、助推器,是成就孩子梦想最好的陪伴者。
父母要从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的角度出发,不要把父母的爱变成孩子成长的负担和压力,而是要学会接纳孩子,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善于发现孩子的特长,尊重孩子的选择,支持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存在的方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等待,更需要家长深情地守望: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作者:高闰青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唐闻佳
来源: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图:本报资料照片 邢千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