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人类探索自然同时又变革自身的伟大事业,科学家是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承载者。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学家冲破重重阻挠、放弃优渥生活,毅然返回祖国参加国防建设,铸就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接过科学家的精神火炬,如何将其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培养新时代人才?昨日(7月18日)在由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论坛上,专家代表齐聚钱学森图书馆,建言献策。与会者认为,高校需要结合学校先进人物和事迹素材,结合专业特点,用“活的理论”、“活的教材”、创新形式让学生受到精神感召,成长成才。
让先进人物和事例成为“活教材”
教育部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原党组成员顾海良指出,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政教育,首先要从课程和教材入手。在开放的时代环境下,不能仅靠灌输思想教育学生,而是要让学生从各种活生生的经历中悟出做人的道理。
鲜活的经历从哪里来?他表示,学校的先进人物和思想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更具直观性和启发性。“假如每个学校都能把本校的人物资源和思想资源全部提炼到教材和课程教学当中,将会非常可观。”顾海良说道。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鹏介绍,上海交大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技术史两大一级学科。在课程上,交大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学家为经典案例,开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呼唤科学家精神系列课程”,集中开设了“科学家精神教育”读懂中国思政选修课,让学生走近科学家。
思政课要注意大中小学合理分工,循序渐进步步高
如何真正让科学家精神走进学生的内心?多位专家在会上提到,要让科学家精神真正有机融合进思政课,就要把课程上活,而不是为了融合而融合。
“上思政课,讲科学家精神不是机械地简单重复,大、中、小学在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政课堂时,一定要注意大中小学的合理分工,要循序渐进,实现步步高。”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陈大文认为,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课程的定位等设置不同的授课形式和重点:讲述科学家的故事适合于小学生从小立志,对于中学生而言需要传播科学家的事迹,而在大学课堂中讲科学家精神,重点应放在科学价值观的引领方面。
“思政教育不仅仅是思政课老师的事,专业课程教学也应当同时是思想教育载体。”在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刘西拉从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三十多载,他直言,“没有想到每一次讲课都是以学生热烈的掌声结束,也没有想到许多同学会在听了我的课的时候留下眼泪。”
作为上海市精品课程之一,刘西拉讲授的这门课表面看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启蒙课,但内涵的主线实际是从思想教育的高度来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刘西拉认为,目前我国亟需大量土木工程技术人才,但是行业工作环境相对艰苦,收入并不高,“这就需要我们大量的用大量的事例来送养专业和送养为专业贡献的人,而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
这次的论坛上,还有专家提及,当下,不少高校正在大力推进思政教育的改革,而需要注意的是,思政课的改革不应是“克隆”,一流大学的教学应当通过自身实践摸索,潜心积累,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育人理念的丰富内涵。
陈鹏分享了上海交大的实践经验。他表示,交大在研修形式上做出的创新尝试既包含了现场教学,例如参观钱学森图书馆、李政道图书馆等,也有参观“零号湾”、欣赏话剧《钱学森》等实践研修方式。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骆郁廷说,将科学家精神与思政教育创新融合,需要推进课上课下双向互动,学生只有投入到科学实践中才能切身感受到科学家的精神内核。
作者:吴金娇
编辑:姜澎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