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目前,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近期,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课程思政的全面深化指明方向,对深化课程思政改革要抓的主要要素、关键环节、重点对象提出要求和指导意见,是高校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依循。
一、课程思政建设要贯穿工作全链条、教学全要素
深刻把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加强顶层设计、组织实施,对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推动课程思政内涵式发展,需要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统筹起来,全面规划、循序渐进,贯穿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链条和全过程。华东师范大学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展课程思政,以发展长远化、参与高度化、教研常态化、培养个性化、效果可评价化、经验成果化“六化”做好课程思政顶层设计,研制课程思政实施意见,将课程思政与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一流师资、一流质保体系等建设工作相结合,围绕一流学生的最终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思政工作要求,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目标,以点带面推动课程思政持续发展。同时,学校依托9个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附属中、小学校优势,推动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将高校的课程思政工作与基础教育的学科德育有机衔接起来。
课程思政要有机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渗透课堂教学全过程。华东师范大学从国家要求、学校定位、人才特质、育人路径和行动计划提出了学校的“五星”人才培养模式,描绘出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应具备的人才特质,即“言行示范、基础广博、学问精深、教育先行、智能支撑”,并以此作为华东师范大学人才培养的“标准像”。学校确立了课程思政在“五星”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筑基地位,把课程思政要求融入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目标细化分解、教学案例选择、教学内容嵌入、教学方法优化等举措,构建课程育人目标-毕业要求-培养目标相互支撑的、思政课程-中国系列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从小处入手、就细部落脚发挥德育功能,做到深度融合。
二、课程思政建设要强化分类指导和精细化操作
课程思政具有隐性教育的特点,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适应不同学科专业、不同课程、不同学生的特点,兼顾统一性和差异性要求,通过精细化的设计,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达到育人效果。
每个学科专业、每门课程都有自身天然蕴含的育人价值,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把脉学生需求,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在专业知识中挖掘思政元素,使学科专业和课程的内在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华东师范大学立足学科专业的育人内涵和学术脉络,提出“一院一案,回归本源,教出特色”,探索文、理、工不同类别专业蕴含的课程思政内涵,如中文系倡导文学是人学,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厚植家国情怀,建构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环保、生态、和谐、共享、发展”的时代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专业课程教学;软件工程学院面向国家“自主可控”战略需求,结合特定领域受制于国外“卡脖子”的现状,引导学生形成历史自觉,铸自主软件学科基石,做国家信息产业中坚。围绕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化原则和具体路径这一难点问题,学校积极推进分学科、分专业类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研制,承担上海市6个学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任务,其中生物学科已率先完成,成果即将出版。
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华东师范大学实施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的课程思政方案。面向港澳台侨学生已打造“认知中国”版块12门课程,在感受灿烂中华文明与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中,培育民族自豪感和“四个自信”;面向留学生开设《中国故事》《中国概况》等课程,组织“走近十九大”演讲比赛、疫情之下的“同呼吸、共命运”征文活动、参加中国诗文等比赛,培养知华友华、理解当代中国的留学生;面向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方案凸显思政育人目标,强化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中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对共产党的认同、道路认同;面向拔尖学生,开展“科学求真·与名师面对面”系列活动,以科学家影响未来的科学家,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用人格的力量成风化人,培养学生科学强国的责任和意识。
三、课程思政建设要建强“主力军”,坚定“主心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课程思政成效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
为确保课程思政落细落实、见功见效,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力和执行力是关键。华东师范大学实施教研“1+1+1”活动,即:听一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参加一个课程思政教研活动、做一次课程思政分享,建立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的交流研讨机制,涌现出一批包括生命科学学院杜震宇教授、中文系吕志峰副教授、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周天舒教授等在内的课程思政引领者,他们的课程思政实践在省部级会议、专业类会议和高校进行分享。构建“4+10+X”的教师思政培训模式,即建设“坚定信仰—拓宽视野—提升素养—提高能力”思政教育4大板块,创设理论报告、案例教学、跟岗实习等10大教学环节,定制“X”个性化课程,紧密结合不同岗位教师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案例和研讨主题,切实提升教师队伍的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设计新入职-成熟期-提升期三阶段、贯通式的教师支持计划,建立学校-院系-专业-教研室(学科组)四级教研机制,打造16支课程思政特色改革领航团队,形成“集体备课—分工授课—交叉听课—相互评课-集中研讨-经验总结-完善课程”的课程思政良性循环教研机制。示范引领,多位院士领衔开展课程思政。譬如:褚君浩院士积极探索理工科课程思政改革经验;何积丰院士带领教学团队将论文写作祖国大地上,《面向重大工业装备核心控制软件的安全可信保障技术及应用》获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聚焦难点重点,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围绕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原则转化中的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开展研究,建设“教育家型”教师队伍。
四、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
课程思政的落脚点是学生的成长,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监督指标体系是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避免课程思政陷入“贴标签”、“两张皮”的尴尬境地。
质量是课程思政评价的核心,评价课程思政有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多元主体和多个维度,但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学生有感知、有获益。华东师范大学坚持用好评价“指挥棒”,建立了持续改进、螺旋上升的评价体系。在课程层面,建立学生评价、教师自评和同行评价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利用定性、定量等不同方法评估课程思政教学成效。如《中国文化专题》课程从知识掌握、兴趣养成、能力培养三个维度细化指标,通过学期前和学期中的问卷调研对比,检验课程思政实施成效;《文学概论》设立融入德育议题的情境式考察,开发“课程思政双向匿名评议”机制,通过学生互评、教师评议检验课程思政实施成效,历届学生作业评语近百万字,编印了多册评语集。
在院校层面,建立目标设定-检查评估-分析反馈-改进完善的循环闭环评估体系,研制院系和学校两级课程思政自查指标体系,充分利用校内外专家、教学委员、督导、管理、学生5支队伍,建立自评-他评的常态化评估机制,补短板、找差距,课程思政达成情况成为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经费投入重要考核指标,推动课程思政实施质量螺旋式上升。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核心使命。新时代,学校提出“育人”“文明”“发展”的新使命,在《纲要》的指导下,学校将持续深化课程思政,整合学校优势资源,用好“四史”讲师团和五个“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基地”,建好“四史”系列选修课,以课程思政助推“教育家型”教师队伍建设、支撑“言行示范、基础广博、学问精深、教育先行、智能支撑”的“标准人”培养,以教育模式的深刻转型推动每一位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作者:戴立益(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编辑:储舒婷 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